人民群粽吧 关注:10贴子:3,024
  • 0回复贴,共1

[普摇贴]对话摇滚乐(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章雷 王晓峰 | 来源:音像世界 | 日期:2004-07-28 12:23 



尽管摇滚乐脱胎于黑人的节奏布鲁斯音乐,但在摇滚乐的发展过程中,简单的黑人节奏布鲁斯形式已不能容纳与表达摇滚乐那不可约束、恣意扩张的精神,那么用什么来赋于这种精神以有形的血肉,用什么来满足摇滚的表现欲呢?摇滚乐队早期的基本阵容,除了主唱歌手外,就是主音吉他、低音吉他和鼓手。那么,除了人声之外,6根弦的吉他自然就成了摇滚艺术家手中的武器。在60年代,摇滚乐得以蓬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摇滚乐作为一种音乐,大的表现力上升到了更加丰富、更加完美的境地。而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当时出现的那几位杰出的吉他大师。他们将吉他从以前以伴奏为主的地位,提升到了具有独立表现力和主唱歌手同等的位置。从而使摇滚精神在他们的吉他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60年代:吉他大师大显身手的时代 

A:章 雷 B:王晓峰 A: 60年代摇滚乐坛中出现过一个“上帝”…… 

B: “Clapton IsGod”(克莱帕顿是上帝)。没错,当时在伦敦的大街小巷的墙上到处涂着这样的标语。他是摇滚乐史上第一位吉他偶像,是整个60年代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家之一。整整一代吉他手都妒忌和模仿艾立克·克莱帕顿精力充沛、扣人心弦的独奏。 

A: 克莱帕顿组建的“奶油”乐队的第一张专辑《新鲜的奶油》(Fresh Cream),的确相当精彩。据说在当时这支超级组合是无与伦比的。他们那种白人摇滚——布鲁斯风的作品,继承发展了摇滚和布鲁斯的优点,开创了一代新风。 

B:象很少的白人歌星一样,克莱帕顿深深理解隐藏在布鲁斯背后的激情,尽管他不能完全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克莱帕顿的全部职业生涯可以看作是对一种布鲁斯新形式的探索,使他能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布鲁斯的主要情感——恐惧、孤独、愤怒和幽默。“奶油”乐队的建立使他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确找到了一种最符合他个性的布鲁斯,它是当时最快、最响、最无法抵抗的布鲁斯基调的摇滚乐,使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们充满激情的现场表演更为人们津津乐道。“MyGeneration”中那句“我想在我变老之前死去”所表现出来的冰冷、令人窒息的绝望,使人不寒而栗。而“Tommy”另一个意义在于它比“甲壳虫”的传世之作《佩帕军士孤独心灵俱乐部乐队》问世还要早。汤显得才是真正摇滚歌剧的创始人。 

A:说到吉米·佩奇,他的吉他演奏不如克莱帕顿富有诗意,不如吉米·亨德里可斯颓废,不如汤显得富有韵律,但在60年代的吉他巨匠中,只有他才能与亨德里可斯相媲美。他展现了一个音乐家实用主义技巧——他从不玩得过火。他的大部分独奏,明显的体现出他的风格与他公开承认的所受的影响成相应的比例:奥蒂斯·鲁什(OtisRush)深沉复杂的布鲁斯基调,英国民歌手伯特·简斯克(BertJansch)精美的原声效果等等。但佩奇最明显的特征仍是失真。为了避免“清楚的音色”,他总是摇晃着吉他,弹奏出浑浊的泛音,显然这是与录音的基本准则相违背的,但与罗伯特·帕朗特同样失真的尖叫相辉映,却创造出了绝妙的效果。佩奇的另一个成就在于他把布鲁斯与硬摇滚结合得非常完美,使布鲁斯音乐又走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B: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莱得·泽普林”是最后一支嬉皮士乐队,在摇滚迷创造了一批颓废者,这就很难使局外人对他们的成就报以掌声,但他们确实以他们的天才精练了摇滚艺术的灵魂——逃避现实。他们1971年推出的名作《天堂的阶梯》(Stairway To Heaven)成了一代人的圣歌。在这首歌里,佩奇演绎了两中相对的音色。开始,他的原声吉他和帕朗特异常甜美的歌声表达了一种纤细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佩奇增加了力度,逐渐加入各种乐器。最后演绎成一首史诗般的摇滚歌曲——帕朗特的叫伴随着佩奇阵阵狂野的吉他,响亮、失真,达到了本曲的高潮,这种跌宕起伏,就象但丁在构架他的《神曲》,精彩绝伦。 



1楼2007-03-19 23: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