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几年了,偶尔还是回母校的贴吧看看,毕竟在这里留下了最珍贵的青春,最值得纪念的岁月,曾经在交院,爱过,疯过,迷失过,彷徨过。 只是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青春,大学毕竟不是拿来挥霍的,4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对你人生的走势毕竟有或多或小的影响。
翻了几页帖子,看到一个学弟考公务员的事情,好像是说 面试要靠关系类似走后门的场景。
我只想说,对于那些有志考公的学弟学妹们,走后门现在毕竟少数了,靠自身努力考上的人比比皆是。 如果怀疑他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那你奋斗的动力会小很多。
说说LZ所在省份的省考面试,考官共9个(考官从考官库里随机抽取,基本都不是本地的,本地可能有一个组织部的在,不过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加上记分员,核分员,计时员,纪委监督员等考场上共14个考官左右。还有1个群众旁听席(旁听群众在面试前一个礼拜,统一到市委组织部报名,根据经历筛选,然后面试当天随机抽考场),1个考生旁听席(前一个面试的考生旁听下一个面试的考生),现在的考试规模想作弊不是那么容易了。
说这些,只是希望那些有意向考公的同学能摆正态度, 哪有那么多后台可走。 山东的省考不清楚,至少浙江, 上海,江苏的省考面试已经算比较透明了。
翻了几页帖子,看到一个学弟考公务员的事情,好像是说 面试要靠关系类似走后门的场景。
我只想说,对于那些有志考公的学弟学妹们,走后门现在毕竟少数了,靠自身努力考上的人比比皆是。 如果怀疑他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那你奋斗的动力会小很多。
说说LZ所在省份的省考面试,考官共9个(考官从考官库里随机抽取,基本都不是本地的,本地可能有一个组织部的在,不过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加上记分员,核分员,计时员,纪委监督员等考场上共14个考官左右。还有1个群众旁听席(旁听群众在面试前一个礼拜,统一到市委组织部报名,根据经历筛选,然后面试当天随机抽考场),1个考生旁听席(前一个面试的考生旁听下一个面试的考生),现在的考试规模想作弊不是那么容易了。
说这些,只是希望那些有意向考公的同学能摆正态度, 哪有那么多后台可走。 山东的省考不清楚,至少浙江, 上海,江苏的省考面试已经算比较透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