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戏曲,创新戏曲
2012年08月20日00:56
作为“非遗”的戏曲,国家已经公布了多项代表作名单,也拿出了不小的一笔钱进行保护。那么,保护什么呢?我曾提出“六保”:剧种、剧团、剧目、人才、园地、规制。好多地方保护得很有成效。以昆曲为例,在未成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前,六个剧团已经有三个和其他剧种合并,有一个正准备合并。成为世界“非遗”之后,都独立了,而且恢复了在“文革”中被撤销的永嘉昆剧团。台湾也乘势创办了台湾昆剧团和台北昆剧团,近年也不断过海峡来大陆参加活动。京剧虽然不是濒危艺术品种,但我国还是把它保护起来了。
据统计,全国有110个京剧团,除了西藏、海南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各种体制的京剧团。地方戏,现在有30个以上剧团的剧种依次是:豫剧、秦腔、评剧、晋剧、越剧、粤剧、川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蒲剧、花鼓戏、采茶戏。其中有的剧团实际上名存实亡,但各地仍然承认它,说明当地领导者不愿担当在自己手上把剧团消灭的恶名。这就好,保护住剧团,就可能保护住剧种和人才,创作、演出也就有了依托。但是,还是应该有点危机感,应该头脑清醒。在我们的体制下,领导者一句话有可能就吊销一个剧团,从而消灭一个剧种! 保护作为“非遗”的戏曲,需要静态保护,更要动态保护。静态保护就是盖博物馆,把资料保存在博物馆里,供观瞻、研究、教学、创作所用。动态保护就是保护在剧团,保护在演员身上,保护在民间艺术活动中,也可多家保护,异地保护。对活着的表演艺术,首先要在动态保护上下本钱、下功夫。很难想象,神采飞扬的演员,可以像资料一样封存在博物馆里。总之要千方百计地保护,绝不能“自生自灭,活死由之”,也不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而传承、推陈出新、创新,则是最积极的保护。
作者系戏曲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2012年08月20日00:56
作为“非遗”的戏曲,国家已经公布了多项代表作名单,也拿出了不小的一笔钱进行保护。那么,保护什么呢?我曾提出“六保”:剧种、剧团、剧目、人才、园地、规制。好多地方保护得很有成效。以昆曲为例,在未成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前,六个剧团已经有三个和其他剧种合并,有一个正准备合并。成为世界“非遗”之后,都独立了,而且恢复了在“文革”中被撤销的永嘉昆剧团。台湾也乘势创办了台湾昆剧团和台北昆剧团,近年也不断过海峡来大陆参加活动。京剧虽然不是濒危艺术品种,但我国还是把它保护起来了。
据统计,全国有110个京剧团,除了西藏、海南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各种体制的京剧团。地方戏,现在有30个以上剧团的剧种依次是:豫剧、秦腔、评剧、晋剧、越剧、粤剧、川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蒲剧、花鼓戏、采茶戏。其中有的剧团实际上名存实亡,但各地仍然承认它,说明当地领导者不愿担当在自己手上把剧团消灭的恶名。这就好,保护住剧团,就可能保护住剧种和人才,创作、演出也就有了依托。但是,还是应该有点危机感,应该头脑清醒。在我们的体制下,领导者一句话有可能就吊销一个剧团,从而消灭一个剧种! 保护作为“非遗”的戏曲,需要静态保护,更要动态保护。静态保护就是盖博物馆,把资料保存在博物馆里,供观瞻、研究、教学、创作所用。动态保护就是保护在剧团,保护在演员身上,保护在民间艺术活动中,也可多家保护,异地保护。对活着的表演艺术,首先要在动态保护上下本钱、下功夫。很难想象,神采飞扬的演员,可以像资料一样封存在博物馆里。总之要千方百计地保护,绝不能“自生自灭,活死由之”,也不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而传承、推陈出新、创新,则是最积极的保护。
作者系戏曲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本文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