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奖赛。红色的赛车里果然没有了他的身影。
我完全没有料想到的是,看完这场比赛后的心情竟是如此恶劣。开赛以前,我一直很狭隘地希望阿隆索爆缸退出,莱科宁以教科书姿态告诉法拉利工作人员“这个世界上没有我开不爆的车”,我一直以这样的心态看待接下来的比赛。我知道这很病态,但我无法控制,无可奈何。
我不想重复那些糟糕的感受,尽管直到现在它们依然盘踞在我的肚皮里,在我的血管里颠来倒去地流淌。
没有了舒米的F1,竟然无趣和令人抑郁到如此地步。
我还是无法接受芬兰国歌和意大利的组合,依旧怀念着‘法西斯’同盟。然而就像许多人说的那样,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都不会再听到熟悉悦耳的德国国歌了。
甚至连车队工作人员的服装都让人觉得不再熟悉亲切。也不知是否是电视转播画面色彩的问题。又或者,心理作用。
一切都变得残破不堪。
什么新纪元,什么新的开始,什么新篇章,什么后舒马赫时代。这是别人的法拉利,别人的红色,别人的荣耀,别人的喝彩与掌声。而不属于我们。
在莱科宁冲过终点的刹那,我的脑中一片空白。不成形的思考化成模糊的眼泪打着旋儿落在腿上,恍惚地听见电视里的车迷留言,法拉利终于可以向迈克尔说再见了。
胸腔里崩作一团散乱。我一直以为自己能从那种情绪中解脱出来,我一直以为自己能像报纸上说的那样“舒迷们早在去年九月就已经准备好这个赛季的红色战车中将不会有舒米的身影”,我一直以为自己终有一天能够接受这个现实。直到看这场比赛以前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现在我又开始对一切耿耿于怀。
当世爵的阿尔博司冲出赛道滑入缓冲区的时候,心脏仿佛猛然被捏了一记,我知道,那仅仅是因为他车和头盔的颜色。有那么一瞬间,由于电视转播的颜色差异,如此轻易地,我认为坐在车里的会是那个熟悉的他。当一个人离开,因着思念,路过的每一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勾起你对他的回忆,点点滴滴。确实如此。
而当莱科宁冲过终点迎接格子旗的挥动兴奋地举起双手挥舞时,他已经离开这里的事实终于有了彻头彻尾的现实感,周身冰冷,充溢着无法迅速平复的悲伤与倦怠,长时间地僵硬在沙发上。
我多么希望。坐在赛车里的人,是你。
然而赛车的涂装和头盔的色彩却直接而生硬的粉碎一切幻想。
手机桌面是零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法拉利日时,他与托德幸福拥抱的明媚笑颜。而现在托德拥抱的对象却不再是拥有灿烂笑容的他。
莱科宁对于胜利的平和,对于车队工作人员的不温不火——虽说这是他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我感到恼火。他甚至没有像舒米一样扔下胜利的香槟,而是把这一工作让给了托德,香槟险些如去年上海站阿隆索那般碎裂——如果不是好几个工作人员把它团团围拢的话。
虽然有朋友对我说,那也是KIMI表现出希望同法拉利合作的一种姿态。但我确实无法理解这种姿态……
我注意到接香槟的不再是那个熟悉的,能够单手接下香槟的身影。
领奖之前,托德接到一个电话,并迅速交给莱科宁。立刻明白是舒米。托德会有那样的表情,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舒米。
原来。他还在关心着这场比赛,也许在瑞士的家里,和家人们一起观看电视转播……我想象不了那是怎样的情景。
一个朋友对我说,舒米还是应该在现场,因为他就像是法拉利的护身符。我不知如何作答。诚然,我希望看到舒米在赛场出现,但如若成真,又隐隐觉得无法接受他不是车手这一事实。
如此漫长的惆怅。
看着桌上的笔袋,车模,照片,杯子,手机链,甚至电脑。睹物思人。
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纯粹的茫然,一个半小时的比赛只让我感到三个字,不好看,这是我对07赛季揭幕站的唯一 评价。
下一站马来西亚,几天前知道雪邦只卖出一万一千张票时,心中暗自得意,虽然我明白舒马赫和F1之间不存在背叛,也不存在敌对关系。
但是我仍然希望某个记者的某个大胆预测能够实现:法拉利车队在危难关头求援于德国人,MONZA的门票在5分钟内销售一空。
啊啊啊啊啊.....又开始了.
我完全没有料想到的是,看完这场比赛后的心情竟是如此恶劣。开赛以前,我一直很狭隘地希望阿隆索爆缸退出,莱科宁以教科书姿态告诉法拉利工作人员“这个世界上没有我开不爆的车”,我一直以这样的心态看待接下来的比赛。我知道这很病态,但我无法控制,无可奈何。
我不想重复那些糟糕的感受,尽管直到现在它们依然盘踞在我的肚皮里,在我的血管里颠来倒去地流淌。
没有了舒米的F1,竟然无趣和令人抑郁到如此地步。
我还是无法接受芬兰国歌和意大利的组合,依旧怀念着‘法西斯’同盟。然而就像许多人说的那样,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都不会再听到熟悉悦耳的德国国歌了。
甚至连车队工作人员的服装都让人觉得不再熟悉亲切。也不知是否是电视转播画面色彩的问题。又或者,心理作用。
一切都变得残破不堪。
什么新纪元,什么新的开始,什么新篇章,什么后舒马赫时代。这是别人的法拉利,别人的红色,别人的荣耀,别人的喝彩与掌声。而不属于我们。
在莱科宁冲过终点的刹那,我的脑中一片空白。不成形的思考化成模糊的眼泪打着旋儿落在腿上,恍惚地听见电视里的车迷留言,法拉利终于可以向迈克尔说再见了。
胸腔里崩作一团散乱。我一直以为自己能从那种情绪中解脱出来,我一直以为自己能像报纸上说的那样“舒迷们早在去年九月就已经准备好这个赛季的红色战车中将不会有舒米的身影”,我一直以为自己终有一天能够接受这个现实。直到看这场比赛以前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现在我又开始对一切耿耿于怀。
当世爵的阿尔博司冲出赛道滑入缓冲区的时候,心脏仿佛猛然被捏了一记,我知道,那仅仅是因为他车和头盔的颜色。有那么一瞬间,由于电视转播的颜色差异,如此轻易地,我认为坐在车里的会是那个熟悉的他。当一个人离开,因着思念,路过的每一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勾起你对他的回忆,点点滴滴。确实如此。
而当莱科宁冲过终点迎接格子旗的挥动兴奋地举起双手挥舞时,他已经离开这里的事实终于有了彻头彻尾的现实感,周身冰冷,充溢着无法迅速平复的悲伤与倦怠,长时间地僵硬在沙发上。
我多么希望。坐在赛车里的人,是你。
然而赛车的涂装和头盔的色彩却直接而生硬的粉碎一切幻想。
手机桌面是零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法拉利日时,他与托德幸福拥抱的明媚笑颜。而现在托德拥抱的对象却不再是拥有灿烂笑容的他。
莱科宁对于胜利的平和,对于车队工作人员的不温不火——虽说这是他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我感到恼火。他甚至没有像舒米一样扔下胜利的香槟,而是把这一工作让给了托德,香槟险些如去年上海站阿隆索那般碎裂——如果不是好几个工作人员把它团团围拢的话。
虽然有朋友对我说,那也是KIMI表现出希望同法拉利合作的一种姿态。但我确实无法理解这种姿态……
我注意到接香槟的不再是那个熟悉的,能够单手接下香槟的身影。
领奖之前,托德接到一个电话,并迅速交给莱科宁。立刻明白是舒米。托德会有那样的表情,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舒米。
原来。他还在关心着这场比赛,也许在瑞士的家里,和家人们一起观看电视转播……我想象不了那是怎样的情景。
一个朋友对我说,舒米还是应该在现场,因为他就像是法拉利的护身符。我不知如何作答。诚然,我希望看到舒米在赛场出现,但如若成真,又隐隐觉得无法接受他不是车手这一事实。
如此漫长的惆怅。
看着桌上的笔袋,车模,照片,杯子,手机链,甚至电脑。睹物思人。
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纯粹的茫然,一个半小时的比赛只让我感到三个字,不好看,这是我对07赛季揭幕站的唯一 评价。
下一站马来西亚,几天前知道雪邦只卖出一万一千张票时,心中暗自得意,虽然我明白舒马赫和F1之间不存在背叛,也不存在敌对关系。
但是我仍然希望某个记者的某个大胆预测能够实现:法拉利车队在危难关头求援于德国人,MONZA的门票在5分钟内销售一空。
啊啊啊啊啊.....又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