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吧 关注:63,016贴子:375,040

最近看了一篇报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寂寞黄沙人未老
2007-03-16 11:38:00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位于我国三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有一对80高龄的夫妇——王大清和孟秀英。从1983年开始,他们自费在荒漠边缘植树,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曲折,却“顽固”地坚持了下来。如今20多年过去了,他们栽种的树木达到了1万余棵,成为漫漫黄沙里的一块绿洲。如今,已经风烛残年的两位老人再也无力守护这片绿色,决定以自己的全部家产为代价,找人继承这片绿色。然而,也许命运注定他们的愿望将是徒劳的,没有人愿意继续守望在这肆虐的风沙中。今年,这对夫妇决定将树木无偿地捐献给国家。



  荒漠植树



  阿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总面积7814平方公里。由于连年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导致生态严重恶化,草原大面积沙化或被风沙掩埋,可利用草原面积不到40%,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到了水比油还珍贵的地步,大批牧民无奈地搬迁到农业开发区或城镇另谋出路。



  今年3月5日,笔者来到豪斯布尔都苏木巴彦布尔都嘎查,看到千里戈壁满目赤黄,地面上植被极其稀疏,沙土几乎完全裸露,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场上没有一点生气,膘情乏弱的羊无助地徘徊在光秃秃的沙滩上。可就在这无垠的荒寂里,有一片林木傲然挺立着,与肆虐的风沙和无情的干旱对抗着。远远望去,这片小绿洲在黄沙中显得蔚为壮观。这就是现已80多岁高龄的王大清夫妇自费种植的34亩、1万余棵防沙林。



  王大清,1926年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小时家里很穷,1933年,年仅8岁的他跟随父亲用了10多天的时间,艰难地穿过腾格里沙漠,来到内蒙古阿拉善谋生。那时阿拉善大地上人烟稀少,居民多数是蒙古族牧民。他们初来乍到,语言不通,很难与当地蒙古族牧民交流。由于牧区人家居住分散,他们从一户人家走到另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经常风餐露宿,甚至一连几天吃不上饭。但好在蒙古族人心地善良,没有让他们饿死。父子俩先后辗转于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以编织口袋、擀毡子为生,奔波了几十年。期间他们数次返回民勤县老家,但每次都由于生活无着落而被迫重返阿拉善。1960年,民勤县人口以空前的规模向外省迁徙。王大清再次来到了阿拉善。刚刚成立的阿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巴彦布尔都嘎查慷慨地接纳了他。



  奔波半生,总算有了个稳定的家,王大清想着要回报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给大地留下点什么。最后他决定,在这片土地上植树造林。从此,王大清与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0年,王大清在巴彦布尔都大队落户时,生产队刚刚成立,他立下的志愿是,要在不毛之地上建设家园,主题是植树造林和开垦田地。王大清主动要求参加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几百亩农田和树林呈现在昔日荒凉的戈壁滩上。此后的几十年,王大清成为生产大队的林业管理员,一直与树打着交道。



  上个世纪70年代,王大清在生产大队驻地建造了房屋,还每年在家门前的小菜园里种一棵树,用这种方式记录岁月的印痕。



  营造绿洲



  1983年,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伙儿用多年的汗水换来的树木全部分给了个人,很快被主人伐掉了,大队驻地附近还原了凄凉、荒寂,好让王大清心痛。但是,生产大队废弃的一眼自流井使他眼睛一亮:何不把它利用起来重新种树!于是,王大清立即行动起来,用围栏圈住了50多亩地,利用自流井灌溉林地。他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每年至少种活一亩树。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这样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植一棵树的成本是中原地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多人对他的想法很怀疑,而王大清始终没有退却。他动员老伴孟秀英独自经营从生产队分到的几十只羊,自己则一心一意地扑在了种树上。他骑着毛驴艰难地到几十公里外的苏木上买来树苗,从羊圈一趟一趟地背来羊粪做肥料。由于自流井流水慢,浇水的时候他干脆彻夜不眠,守护在树苗旁。



  黄沙里绿色的面积渐渐扩大,成活率不断增加,而王大清夫妇却越来越老,畜牧业的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女儿于心不忍,多次带着丈夫上门劝说老俩口跟随他们到城里安度晚年,但每次都被王大清拒绝了。周围的邻居也劝王大清说,别再植你的树了,好好经营着羊群吧,



  可王大清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



  在这些年中,王大清夫妇吃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近几年,两位老人行动越来越不方便,羊也放不动了,只留下了几只吃肉羊,生活非常困难。孟秀英15年没有去过旗府所在地。他们的外孙女4年前结了婚,他们居然还没有见过孙女婿。



  如今20多年过去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生态进一步恶化,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全苏木78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剩下1500多人,其他人都搬走了,而今年82岁的王大清和80岁的妻子依然守望着这片绿色。这里的树林已经达到34亩,以杨树为主,还有沙枣树、榆树等,共有1万余棵,成了原巴彦布尔都大队驻地的标志。牧民们都说,如果没有王大清种植的树林,再过若干年,巴彦布尔都大队的遗址将无法寻找。2003年,专程到王大清家为他测量林地面积、发放林权证书的阿左旗林业局工作人员感慨地说:“还没有见过王老这样执著地自费植树的人。”



  艰难守望



  王大清告诉笔者,从5年前开始,他们就再无力种树了,只有看管的份儿了。1983年制定的每年种植1亩树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树林的归属成了压在他们心头的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早在多年前,王大清就打算找个继承人,让继承人以继承他的全部家产为前提继续种树,将荒滩染得更绿。为此,王大清先后与很多年轻人协商过,他们中有单身小伙子,也有年轻夫妇,但大多数来者看到戈壁滩上荒凉的景象和没完没了肆虐的风沙,住不上几天就打退堂鼓卷铺盖走了。还有一些只为继承他的财产也愿意为他养老送终,但不愿意在他百年后继续留在这片荒寂的土地上。王大清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


  经过一段时间,王大清终于明白,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来这荒滩上发展,更没有人愿意守护这片没有经济效益的树木。今年,他最终决定将林木产权无偿捐献给国家。
 



1楼2007-03-18 18:12回复
    人老了,沙未老。

    看到最后老人终于明白了“那样的”一个事理... ...

    真是很难过

    不知捐给了国家,是否就有人愿意守护这片林子了


    2楼2007-03-18 18:16
    回复
      2025-11-02 22:48: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萨如拉,你愿意吗?


      3楼2007-03-21 09:45
      回复
        说实话吗?

        如果有人愿意陪我一起守着林子就愿意,如果一个人,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理解,就像被世界忘在了那里... ...估计 会绝望的


        4楼2007-03-21 14:43
        回复
          • 58.18.95.*
          我是原文作者,我知道王大清夫妇是无奈而悲壮的选择


          5楼2007-04-01 18:42
          回复
            鱼姐呢? 寻找鱼姐下落


            7楼2008-09-10 12:20
            回复
              猫一样的小鱼要是下水了 那帮鱼同胞们不得晕过


              8楼2008-09-10 12:21
              回复
                你居然把一年前的帖子都翻出来了


                IP属地:内蒙古9楼2008-09-11 11:28
                回复
                  2025-11-02 22:42: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吧友理论博大精深啊 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与心


                  10楼2008-09-11 12:32
                  回复
                    我的思想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指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08-09-13 10:25
                    回复
                      好 我一定会“教”“导‘你的 你不起床我就“叫”你 再不起床 我直接“捣”你


                      12楼2008-09-13 11:25
                      回复
                        痛苦使理想光辉,愿接受教导!


                        IP属地:内蒙古13楼2008-09-14 10:59
                        回复
                          今年雨水听我家人说还挺多的 下面的草场应该不错啊


                          14楼2008-09-14 11:37
                          回复
                            锡盟的草原好,阿盟还是沙子大


                            IP属地:内蒙古15楼2008-09-15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