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吧 关注:933,695贴子:21,847,232
  • 0回复贴,共1

保护乡村运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英国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兴起“保护乡村运动”了,保护乡村的生态,限制城市的过度扩张,看看我们国家,热衷于摊煎饼,疯狂的消灭农村,然后又到别的国家去欣赏人家的田园风光。
英**护乡村运动80年 田园风光今犹在
英国乡村保护的借鉴意义
不管怎么说,通过CPRE等许多环境保护组织的努力,目前英国国内仍能保存大部分传统的乡村景致,这也是CPRE八十载不懈努力所达成的最高成果。
在城市承载了太多现代化与国际化概念的今天,其所能体现的城市乃至国家的个性意义,在某种程度
上确是微乎其微。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只是城市的外部特征,而其骨干组成部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也多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为主,传统的身份、集团认同逐渐
趋于崩溃,宗教信仰相对淡化,使人们渐渐丧失时空上的归属感。乡村的作用正在此时得到了体现:生态与物种群平衡的维护、乡村建筑的保存等各项村野保护的要
点,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留存于乡间的传统生活、思维模式,它的风光、界标、手工制品、野生动物和原始风貌都与我们的历史息息相通。对于每个个体的公民来
说,它是寻找自身根源的直接土壤,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保持自身民族特性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这个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农业社会的国家,强烈的宗族观念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宗庙
祠堂之上,每一片乡野土地之中。上个世纪的战争、西方文明的冲击以及其它人为因素,已使许多传统的元素日趋淡薄,若是再加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广泛建设冲
击,那些古老而传统的草根文化简直不堪一击。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俞孔坚说“祖坟,村头的风水树、风水林、风水池塘,一条小溪,一块界碑,一条栈道,一座龙王
庙,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
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草根信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根基。”
中国迅速的城市化是以牺牲乡村资源为代价的,其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问题尤其突出。“快餐式”
的城市化除了使村落消失,还将消耗掉很多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沙子、石头、土壤,它们都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在有些地区,一座山被切成“豆腐块”卖掉
了。中国宝贵的花岗岩和大理石被大量加工成各种形状或者“艺术品”,销往世界各国。有很好黏性的土壤被烧制成砖头,成为建筑材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对此,CPRE这个已有八十年斗争经验的老牌环保组织,提供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人们可以借鉴他
们提倡的“有规划地”推行城乡建设,以控制城市对乡村所造成的破坏,同时将可持续性发展纳入城乡规划的议程,采用新科技新工艺,保证经济与农业的顺利发
展。此外,争取广大民众理解、支持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通过宣传,人们能自发对乡村文化、自身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同时监督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规划发展,不至
于为了一时之利而做出不可挽回的破坏。
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我国,还是其它国家,政府,以及像CPRE这样的环保组织,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许,在此时,我们更该牢记CPRE成立的初衷,通过努力“将过去与现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作者:吴源林 晓文)




1楼2012-08-26 09: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