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斯啊,请为我叙说那些故事。” 《荷马史诗-奥德赛》
这篇的题目来自于《复仇者联盟》最后一个删减片断中,希尔特工和上司的对话。对我来说,如果电影保留了这一句,思想性会大大提高,可是这部分却会产生和正片格调不符的情况。就像我在那篇关于《指环王》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 超级英雄作品是我们当代的神话与史诗,他们看起来俗套无脑,却是建立在人类过去文明的精华上。在奥德赛的开篇,诗人请缪斯女神为他叙述奥德修斯伟大的冒险 ,这代表了西方传统中口述文学向书写文学的过渡。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对与英雄冒险的叙述从记忆到纸笔,直到胶片与数码,而对于这些题材的表现形式也随时代改变。
神明篇:
“这里走来了奥丁桀骜的儿子,他在狂怒下将那巨蟒屠戮于中庭。”《北欧史诗- 诗体埃达》
与早熟的希腊罗马文明不同,北欧的神话与史诗经历了过长的口述期,直到公元十世纪左右才被编写成书,那时的北欧早已是基督徒的天下,因此,关于北欧神明的记载被加入了大量的一神论影响。从《贝奥武夫》中不时闪现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到洛基从亦正亦邪的诡计之神堕落成真正的邪神(被认为有堕天使路西法的影子)。在很多后来版本的神话中,诸神黄昏后新生的一对男女被认为是亚当与夏娃,于是北欧神话的结尾正好接上了《旧约圣经-创世纪》的开篇。这种文明与信仰的换代在《复联》中有所体现,片中锤哥劫机救基神后,黑寡妇称这些人“基本是神”,而美国队长回答道“世界上只有一个神,而且他不会穿成这个样子。”美队对上帝的信仰符合他的时代背景与传统的价值观,而更有意思的是,美队的姓氏Rogers最早来自北欧(在我的连载文中提过), 也就是说他的祖先应该真正信仰过托尔并把他的锤子图案作为护身符(物事人非啊锤哥,你压力大么)。在复联中,托尔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多么逆天的战斗力,漫威系列漫画中强大到难以形容的角色比比皆是。他的意义在于,当人类们知晓曾经被认为是神话传说的北欧神灵们,其实真正存在于世上时,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刷新,你怎么面对那些曾经被刻在如泥铭文和壁画上的人物?删节片断中,希尔特工提到“神明”时,特写镜头里锤哥的武器(米约尼尔)在滴血,这个镜头很有压迫感,也代表了人们普遍的担忧。他是凶残的北欧神灵,外星人,拥有强大的神力与体格,还是大反派的哥哥,没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或者说将来会干出什么。 也许这样怀疑拯救了纽约的锤哥不太厚道,但是作为神盾局成员,他们必须为人民的安全负责。将神话编入超级英雄漫画也许是作者对开篇的那条理论的回应吧。
“洛基,劳菲之子,诡计与谎言之神,变形者,魔法师,飞行者,银舌头。” 《北欧史诗- 诗体埃达》
在神话与传说人物中,洛基大概是形象与性格最复杂的一个了。众多精巧的诡计与乖张的行为简直让人怀疑他不是被豪迈粗狂的日耳曼人创造的。漫威漫画的设定中突出了他“冰”的一面,但在北欧神话中, 他本是火神,象征无拘无束的野火,时而给人类带来温暖,时而带来灾难。北欧人见惯了冰火交织的冰川与火山地貌,所以不会将冰与火放在完全的对立面,他们认为,世界就是在冰与火中创造的。很多网文说洛基是最弱的反派,可这位诡计之神本来就不是以战斗力闻名的,他的任何一个孩子,如战狼芬里尔(Fenrir),尘世巨蟒约冈加德(Jormungandr),女死神赫尔(Hel, 和英文地狱hell同源)都比他更强壮。但他所象征的混乱会带来诸神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