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吧 关注:1,582,809贴子:11,417,425
  • 2回复贴,共1

【 博物馆 】 —— 用思维重构宇宙! ·强力推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反光子
1928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曾预测一种电子的反粒子即正电子的存在,正电子的质量与电子(准确说是负电子)相等,但携带的却是正电荷。此后,有一些科学家猜测宇宙中正物质和反物质各占一半。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在宇宙射线实验中果然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1955年科学家又获得了反质子,1957年又发现了反中子,当然这些都是在实验室营造的物理环境条件中获得的。接下来,1996年1月,德国科学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先制造出9个反氢原子,它们只是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生成,而且一现即逝。1996年11月,美国费米实验室用质子—反质子对撞机制造出7个反氢原子。 
据此物理学家推论宇宙存在反物质,并认为电子是最轻的带电粒子,正电子是最轻的带电反粒子;反核子(即反中子和反质子)组成反原子核,反原子核和正电子组成反原子,各种反原子组成各种反物质。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即一种模型)取决于宇宙总质量的多少。据此他认为,宇宙是一种有限封闭的结构。如果真是这种结构,那么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的负30次方克。问题是,迄今为止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上述理论值约小100倍。这就意味着,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通常认为,目前物质微观结构的标准模型共给出62种基本粒子,其中能够稳定地独立存在的粒子只有12种,它们分别是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光子、3种中微子、3种反中微子和引力子。在这12种稳定粒子中,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是带电的,不可能是暗物质粒子;光子和引力子的静止质量是零,也不可能是暗物质粒子。因此,在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的只有3种中微子和3种反中微子。 
宇宙中存在反物质,这已经被物理实验所验证。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但是反物质基本粒子群中是否有反光子,目前尚未得到实验证明;不过已经有人推测反光子的存在,并认为光子的电磁质量也有正负之分,可参阅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论坛,网名探索者的文章。当然,也有人认为,正光子与反光子是同一种光子,光子是宇宙中的最基本的粒子。 
本文愿意指出,宇宙中应该存在着一种基本粒子对,它们就是光子与反光子(或者也可称之为正光子与负光子)。这是因为,既然宇宙中存在着正电荷与负电荷,存在着正电子与负电子,那么也就应该同时存在着光子与反光子。具体来说,正电荷(包括正电子,以及反物质)可以发射反光子、吸收反光子,负电荷(包括负电子,以及正物质)可以发射光子、吸收光子,这也是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物理原因所在。目前我们人类能够检测到的都是负电荷(主要是电子)发射的光子,而反光子乃是光子的“影子”,我们目前尚没有办法观察到它们。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及其相应的推论: 
1 、正物质,即由正原子核与负电子组成的原子、分子和物体,基本上只能够发射光子、吸收光子。也就是说,反光子可以无阻碍地穿越正物质,这正是我们至今尚未发现反光子的缘故。 
2 、反物质,即由负原子核与正电子组成的反原子、反分子和反物体,基本上只能够发射反光子、吸收反光子。也就是说,光子可以无阻碍地穿越反物质。 
3 、光子与反光子在真空中的光速相同。 
4 、在负电子与正电子发生湮灭的时候,转变成的不仅仅有光子,还同时有反光子。 
5 、主流物理学通常认为,电子(准确说是负电子)是最轻的带负电荷粒子,正电子是最轻的带正电荷粒子。对此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们推测光子也带有微量的电荷。本文认为,如果负电子只能发射或吸收光子,正电子只能发射或吸收反光子,那么光子与反光子应该与正负电荷的结构有关。与此同时,由于负电子不与反光子发生作用,正电子也不与光子发生作用,这就表明无论光子与反光子是否携带微量电荷,都不影响正物质与反物质的基本性质。 



1楼2007-03-15 19:32回复
    • 125.33.97.*
    用思维重构操作系统我还没做到。。


    3楼2007-03-16 18:09
    回复
      2025-09-03 19:14: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宇宙中正物质与反物质并不总是能够相遇,而它们的不相遇,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某种使正物质与反物质不会轻易相遇的物理机制。当然也有可能,某些宇宙物质的发光现象,实际上乃是正物质与反物质正在相遇“湮灭并转变为光”的证据。"
      这个用CP不守恒早就解决了.已经证明是没有天然的反物质了.
      MS又是民科的.


      4楼2007-03-16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