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也来说个前言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当时看到老柳这句话时我充满了疑惑,在我的观念里,做事情一蹴而就是最好的结果,能迅速顺利地完成任务的人才会是人才,但是在这里才三周的时间,我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这句话里的含义,在一次又一次的“折腾”里,我开始慢慢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个环境里的成长。
二、关于实习
前三周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感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刚进公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上午与下午定时响起的眼保健操与广播体操的音乐。从小学到高中,这样熟悉的音乐几乎伴随了我每天的校园生活,也导致我进大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十分不习惯课间突然静寂了的教室音箱。那天在打电话的间隙突然听到这样的音乐,第一反应竟然是谁的手机个性铃声。
在我一贯的印象中,像联想这样的企业的办公室永远只有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和不间断的敲击键盘的声音,身着职业装的每个人都该是忙忙碌碌行色匆匆,面对着大量的业务有条不紊地处理一切。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真正的联想并不是这样的,相反的,每个人在这个公司里都是一副潇洒从容的姿态:没有古板的衣着,没有严静拘束的办公室氛围,没有等级分明的阶层文化。boss和职员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和大家一起工作谈笑,那些看起来非常干练的哥哥姐姐们幽默的谈话经常把我们逗得捧腹不止,电视上严谨的职业着装在这里基本见不到,有些甚至比我们穿的还要年轻休闲。广播里的音乐,大厅里每天中午的抽奖活动,厕所墙上关怀鼓励的话语都在宣告着这个企业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
我在这里实习工作由最开始的打电话、数据改错,升级到了数据统计与整理,工作模式也由最开始姐姐们手把手的教,变成了给一个标准,让我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成品。于是我这样的一个电脑白痴,在这样的历练下开始学会excel里听都没通过的复杂操作,学会统计数据之余尽力让表格更完美更漂亮重点更突出。在大量的接触下我逐渐明白联想对经销商的掌控方式,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家店面,联想却能让每个店员都训练有素的原因,明白只有对每个细枝末节都毫不放松才会成就一棵参天大树,更明白我只是接触了极小一部分,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更有那么多的人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而不断的努力。所谓“折腾”,指的应该就是一种永远不满足,不止步的对完美极致苛刻的追求。在这里,无数次的推翻重改是家常便饭,所有的人,都在这一次次的“折腾”里撒发着自己的光芒。
三、关于方案
这三周里,作为联想idea精英汇实习生的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就是完成校招、返促、招新三大方案。整个大北京为了顺利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方案定了又改,改了又推翻。为一个主题纠结讨论好几天,为一点点的不完美翻来覆去的征求意见,开会中场吃饭休息还不忘欣赏优秀作品,克服所有器材技术等等的困难拍出我们的视频。在大雨滂泼的晚上我们四人两把伞撑着回寝,淋得半身湿还不忘说拍视频的细节;因为讨论和取景晚到公车都没了只能等了许久打的回校;连着吃吉野家导致团队许多人都不想再碰外送……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有过停滞,整个会议室会因为方案某个环节的缺失而突然陷入沉寂,但是这样的沉寂往往会在不久之后引发更激烈的讨论和更活跃的思维的迸发。每次会议下来都感觉像打了一场大仗,累得要散架了一样,但是各自回去后一旦有好的观点,大北京的群里立马开始闪个不停。正是在这样的思维的冲撞里,我们开始真正像一个团队一样开始思考,在潜意识里,我们已然和这个团体同进退了。
在一次次的努力里我们的方案渐渐成型,由最初单薄的骨架变得有血有肉,一点点丰满起来。所有人的点子都在这个方案里融合升华,相信经过我们的“折腾”,成就的将会是一个伟大的作品。鼓个掌先~
四、关于我们
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有好多话都想说。我仍记得调研时第一次跟大家见面的情景,尽管当时我们并没有齐聚一堂,但是第一次的接触已经让我感到了这个社团成员跟其他社团的不同——每个人都如此不同但是又如此优秀。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当时看到老柳这句话时我充满了疑惑,在我的观念里,做事情一蹴而就是最好的结果,能迅速顺利地完成任务的人才会是人才,但是在这里才三周的时间,我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这句话里的含义,在一次又一次的“折腾”里,我开始慢慢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个环境里的成长。
二、关于实习
前三周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感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刚进公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上午与下午定时响起的眼保健操与广播体操的音乐。从小学到高中,这样熟悉的音乐几乎伴随了我每天的校园生活,也导致我进大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十分不习惯课间突然静寂了的教室音箱。那天在打电话的间隙突然听到这样的音乐,第一反应竟然是谁的手机个性铃声。
在我一贯的印象中,像联想这样的企业的办公室永远只有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和不间断的敲击键盘的声音,身着职业装的每个人都该是忙忙碌碌行色匆匆,面对着大量的业务有条不紊地处理一切。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真正的联想并不是这样的,相反的,每个人在这个公司里都是一副潇洒从容的姿态:没有古板的衣着,没有严静拘束的办公室氛围,没有等级分明的阶层文化。boss和职员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和大家一起工作谈笑,那些看起来非常干练的哥哥姐姐们幽默的谈话经常把我们逗得捧腹不止,电视上严谨的职业着装在这里基本见不到,有些甚至比我们穿的还要年轻休闲。广播里的音乐,大厅里每天中午的抽奖活动,厕所墙上关怀鼓励的话语都在宣告着这个企业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
我在这里实习工作由最开始的打电话、数据改错,升级到了数据统计与整理,工作模式也由最开始姐姐们手把手的教,变成了给一个标准,让我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成品。于是我这样的一个电脑白痴,在这样的历练下开始学会excel里听都没通过的复杂操作,学会统计数据之余尽力让表格更完美更漂亮重点更突出。在大量的接触下我逐渐明白联想对经销商的掌控方式,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家店面,联想却能让每个店员都训练有素的原因,明白只有对每个细枝末节都毫不放松才会成就一棵参天大树,更明白我只是接触了极小一部分,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更有那么多的人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而不断的努力。所谓“折腾”,指的应该就是一种永远不满足,不止步的对完美极致苛刻的追求。在这里,无数次的推翻重改是家常便饭,所有的人,都在这一次次的“折腾”里撒发着自己的光芒。
三、关于方案
这三周里,作为联想idea精英汇实习生的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就是完成校招、返促、招新三大方案。整个大北京为了顺利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方案定了又改,改了又推翻。为一个主题纠结讨论好几天,为一点点的不完美翻来覆去的征求意见,开会中场吃饭休息还不忘欣赏优秀作品,克服所有器材技术等等的困难拍出我们的视频。在大雨滂泼的晚上我们四人两把伞撑着回寝,淋得半身湿还不忘说拍视频的细节;因为讨论和取景晚到公车都没了只能等了许久打的回校;连着吃吉野家导致团队许多人都不想再碰外送……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有过停滞,整个会议室会因为方案某个环节的缺失而突然陷入沉寂,但是这样的沉寂往往会在不久之后引发更激烈的讨论和更活跃的思维的迸发。每次会议下来都感觉像打了一场大仗,累得要散架了一样,但是各自回去后一旦有好的观点,大北京的群里立马开始闪个不停。正是在这样的思维的冲撞里,我们开始真正像一个团队一样开始思考,在潜意识里,我们已然和这个团体同进退了。
在一次次的努力里我们的方案渐渐成型,由最初单薄的骨架变得有血有肉,一点点丰满起来。所有人的点子都在这个方案里融合升华,相信经过我们的“折腾”,成就的将会是一个伟大的作品。鼓个掌先~
四、关于我们
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有好多话都想说。我仍记得调研时第一次跟大家见面的情景,尽管当时我们并没有齐聚一堂,但是第一次的接触已经让我感到了这个社团成员跟其他社团的不同——每个人都如此不同但是又如此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