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85,414贴子:16,953,396
  • 4回复贴,共1

从 相同 到 因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形而上,相同=同一,一切存在者之所以存在,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差别
两个杯具,如何相同呢?形状相同,不,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应该是作用相同。
这种作用来自于时间上的常见,倘若我用一个杯具喝水,一个悲剧舀米,依旧改变不了所谓时间上的常见。
然而,对于苍蝇,这种时间上的常见貌似就不起作用了。而实际是,这种时间上的常见可以通过人建立起来,即使是非生物也会对人类传出的信息做出反应。对于当下,杯具的相同完全依赖于人在意识或行为传达的信息。我们从现代物理知道,这种信息的力量相当微弱,最多影响到电子的行为(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但是一旦所有的存在者,都在默许这种信息,就像精确平衡的天平上一侧多了一粒灰尘造成完全的倾斜,它就是可重复的,也就可以形成因果。


1楼2012-08-22 10:23回复
    时间是人的运动(包括变化)相对于光速(恒定者)的一个函数量纲


    IP属地:贵州2楼2012-09-30 10:55
    回复
      2025-10-18 12:08: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用相同? 这只是对于一些特例吧 比如 有一个科学A 其涵盖的分支 B和C
      因为我们成A分支出B和C , 那么B和C在研究对相上一定不同, 比如把数学分成 算术和几何
      但是 在B和C之间又一定有所相同,即有所同一。 那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必然会有重合,这也是为何说他们分支于同一个科学。 比如 算术和几何会共同承认一些数学原则,即从数学的本根总结出的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其普遍程度达到了以这种规律作为鉴别和检验一个发展是否合理的标准。 如果再进行延伸一步,那么就说所有认定为数学之分支 或者其分支之分支的领域,次一级的科学都会有这种发展原则上的重合。


      3楼2012-09-30 11:04
      回复
        所谓因果, 不能单独从自变量的震动幅度来判定其是否会造成果的变化,即使一个振幅可被其他恒量的标量和忽略, 仍然不能否定其对于因变量 图像的影响。
        在因果逻辑链条中,自变量的振动和因变量的振动之间的映像关系是随机的关系(R)
        而这个(R)既可能忽略并抵消这个自变量的振动 也可能将其放大,以至于对于因变量产生质的指向变化
        


        4楼2012-09-30 11: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