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oors(火乐焚城)》(美国,1991年。导演:奥列佛.斯通;主演: 方.基默、梅格.瑞恩)这是我个人十分喜爱的一部影片——当然和导演有关,我是奥列佛.斯通的忠实影迷,同时也是The Doors乐队及其主唱歌手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的忠实乐迷。奥列佛.斯通和吉姆.莫里森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的校友,还是吉姆.莫里森在世期间,斯通曾给吉姆读过自己写的剧本,在80年代初期,斯通就萌发了把吉姆和大门乐队的事迹搬上银幕的想法,这个愿望直到斯通完成了《生逢七月四日》后才得以实现,在他宣布要拍摄这部影片之后,很多男影星都争相要饰演男主角吉姆——因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最后外形酷似吉姆.莫里森的方.基默幸运入选。斯通在拍摄这部影片中,采取的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片的手法,截取了吉姆一生个片段,并且并不完全拘泥于史实,甚至是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如那个反复出现的死于车祸的老印地安人)来表现吉姆和大门乐队的传奇经历,取得很好效果。斯通不愧于电影大师的称号,他对影片的气氛和节奏把握得恰倒好处。方.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为了演好这个极富争议的角色,他不但认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钻研了吉姆和大门乐队的诗作和歌曲,认真体会角色的性格,甚至模仿吉姆的一举一动,应该说,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没看过影片,只看过剧照的人相信也会同意我的说法)方.基默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在影片拍摄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从角色中解脱出来。这部影片和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样,放映后引起极大的争议,但其艺术价值不容置疑。这部影片也向人们证明——方.基默和梅格.瑞恩(在影片中饰演吉姆的妻子帕米拉)不是只会扮演诸如《壮志凌云》中那样傻傻的角色。
《MEETING PEOPLE IS EASY》1999
一部关于“收音机头RADIOHEAD”乐队的电影。“一群擅於表达但本质上相当害羞的人们,不知怎麼地,却能够创作出庞大、惊人的音乐,并且最後竟发现自己处在诡异、疯狂而又充满诱惑的世纪末名流世界里。数以千计的人们相见他们,数以千计的相机与麦克风不停地将他们一点一滴地吸乾…。”曾为英国知名摇滚乐团“收音机头RADIO HEAD”乐队执导“No Suprise”音乐录影带的Grant Gee,这回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跟随Radiohead四处巡回,忠实纪录下乐团在演唱旅程中的生活点滴,并企图呈现团员们的内心世界,而拍摄地点更是横跨了巴赛隆纳、巴黎、纽约、东京等地。Gee别出心裁的画面构成、大量 的黑白素材以及迷幻味十足的色彩运用,令全片呈现出轻松写意与颓废美感兼具的影像趣味。
补一个好了~~`
《摇滚校园》The School of Rock 2003
摇滚乐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费恩(杰克·布莱克饰)已经年过30,除了一大叠和各种乐队的不成功合作记录和一个摇滚巨星的梦想外一无所有。一天,杜威又被一支重金属乐队踢出门外,而回到公寓,室友和老友内德·斯尼勃利(麦克·怀特饰)的女友帕蒂(莎拉·席维曼饰)又对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付清房租,要么立刻走人。一筹莫展的杜威在四处闲逛时听见收音机中说本地要举行一场盛大的“乐队大战”比赛,优胜者将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然后他又凑巧听见了一所私立学校孩子们的管弦乐演出,其中一个叫YUKI的吉他神童的表现深深震动了他……
于是杜威在学校给内德打电话请他来代课时(内德是前摇滚乐手和现代课老师)冒充了朋友的身份,从而成为了那所极端保守学校的五年级代课老师。这里的孩子们个个敏感早熟,整天考虑的是将来要上常青藤的哪所盟校,是当医生还是律师。孩子们看着这个举止诡异的老师眼神中充满了嘲笑和迷惑,他本该给他们上地理和数学,现在却在黑板前面大讲特讲重金属乐队齐柏林飞船和吉他圣人杰米·亨得里克斯。
不知不觉间,杜威开始沉迷于做老师的感觉,这个一直以来的失败者忽然发现在他的生命中充满魔法。而他的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他的热情和音乐天分也很快对那些小大人们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变得生气勃勃,同时开始审视自己,他们开始认真探究自己不被学校鼓励的另外一面,并且考虑一些盛大灼热的梦想。终于,杜威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初步摇滚乐训练,尽可能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把他们组成一支小型的摇滚乐队,并准备带他们去参加“乐队大战”的比赛。
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杜威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他真的能够说服保守的女校长和那些完全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碰摇滚乐的家长们么?他真的能带领乐队获得比赛的优胜,从而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并重新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摇滚乐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