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生一生只有两个长官:中正、德邻。健生儒伊合璧文化交融极深,为气浩然、骨气顶天立地,对中正、德邻一生尽忠,但中正、德邻各自的局限性,特别德邻局限性更大一些,成就了健生的悲剧,也成为了时代递推的缘由。对于时代,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瓶颈很大,可以说,整个世界偏见都没除、传统文化领域的人更是学理欠通偏见未除者居多,但是,要明白,刑中藏德人难测,害里生恩心要专。刑中藏德,害里生恩,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时候,对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的态度,不会是激愤,而是洞明以及对一些东西的若即若离。从这个角度看,递推到刑中藏德人难测的局面,也是健生一生悲剧的必然性,也许,会从另一个角度诠释这一生的悲剧。
说多了。有些时候或许会设想,如果健生从一开始相逢的不是德邻,而是中正,会怎么样?虽然历史没有假设。德邻的局限性,在于他懂得一些厚黑权谋,但是,缺乏了一种体任自然,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德邻更多是一个中平之才。德邻始终没有跳出厚黑权谋的窠臼,而且也始终没有明白,体任自然,只有明了“体”、合于自然真常,才是一流高手,这个时候已经不但不必局限于厚黑权谋,而且世上并没有什么樊笼,全都是自划的畛域。即使同在这一窠臼当中的人,局限性也有大有小、不可一概而论,德邻的局限性似乎是比较大的。而当时那个时代广西的地缘方面,民风强悍、起始形成同乡关系为纽带的组织、而后向以儒家之道治理一个地区但是还没有脱离以往的一些东西,这种自然形成的治理模式还存在半成品性质,缺乏真正的体任自然、真正有底气的开放包容。德邻、健生、绍竑他们从相逢到磨合——这个磨合期走过的路也并不短,发生过不少故事,其中德邻的处理方式看似是以德服人,但其实并不自然,到后来治理广西成果显著甚至有人说如果有几个省这样弄下去就没有谁敢打中国,透着一种半成品制度的内涵,这些,是放大了的德邻的局限性的来由。这是悲剧之一。
中正在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明显胜过德邻无数。中正早年在金融界的经历,不能说他一定是刻意向上爬,而应该说,他更懂得怎样做事,而懂得怎样做事并不一定是通常所说的世故,传统文化功底深的时候,会明白文化不是狭义的,利己利人地做事也是一方面。当然,中正也有他的局限性,就是中正虽然也是一真正的有才之人,但是障碍太多、慧剑不足,致使非得加以磨练才行,而且后来谁说同样的话都行只有健生说同样的话不行,这就是直到后来也没有磨练到足以担当的境界。德邻和中正各自的局限性用两个古人打比方,德邻的局限性类似于贾雨村,而中正的局限性类似于林黛玉,贾雨村看似是全过程衔接的重要人物,但只是一中平之才,见得有局限的时候,见不得没局限的时候;而林黛玉的才干不错,并不是什么中平之才,也是上等的,可惜障碍太多、慧剑不利,故此必须加以磨练。健生所见,中正未必不能见,但是不肯承认,这是悲剧之二。
(后续内容转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