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经济带作为三条国土开发轴之一,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沿线28个地市州主要指标变化,可以反映陆桥经济的特点。
现状
28个沿线地市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1.经济增长
28个地市州2005年共实现GDP14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2.8%;人均GDP为12413元。
2.工业化进程
28个地市州三次产业结构为14.0:48.3:37.7。实现工业增加值575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6%。
3.三驾马车
28个地市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248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196亿元。实现出口总额为169.5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平均9.6%。
4.开放经济
28个地市州抢抓资本转移的机遇,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上取得了新进展,开放型经济逐步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74.7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15.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9亿美元。
5.经济效益
28个地市州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726.8亿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收入为63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率2.48:1。
6.金融运行
28个地市州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70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404亿元;贷存比为6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26亿元;年末居民人均储蓄9082元。
对比全国看速度
陆桥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近几年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十五”期间28个地市州GDP年均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9.5%,快3.3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1.经济总量存在一定差距
28个地市州上年末总人口11480万人,占全国的8.8%。而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低于人口比重。GDP只占全国的7.7%,工业增加值只占7.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占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只占8.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也都只占4.5%左右。
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东西连接世界的大通道,外向型经济急待培育,目前还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地市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只是全国的4.6%。在各总量指标中,外贸占全国的份额最低。进出口总额仅占1.9%,外贸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7个百分点;出口总额仅占2.2%,出口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4个百分点。
2.人均水平大多低于全国
除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个别指标外,28个地市州其余人均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88.4%,年末居民人均储蓄仅相当于84.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83.0%。相对于全国广大农村,28个地市州农民收入水平稍高一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国7.8%。28个地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4。
3.产业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
28个地市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8.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7.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7.3%。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2.6:47.5:39.9,28个地市州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相当,主要问题是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0%,28个地市州比全国低1.4个百分点。
沿桥城市谁最佳
28个地市州平均人口410万人,超过一千万的只有临沂,人口最少的嘉峪关仅有18.4万人,规模相差很大。各地市州形成了竞相发展的局面,但省会城市优势更明显。
——经济总量郑州最大
郑州GDP达到1650亿元,居榜首;西安、济宁、徐州、临沂、洛阳GDP也超过1000亿元,列前六位。石河子和博尔塔拉实现GDP最小,不到60亿元,这与其人口规模小有关,分别只有64.2和45.8万人。
——“十五”增速金昌最快
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最快的金昌达到15.4%,鲁南的临沂、日照、济宁紧随其后,都达到15%左右。增速最慢的市只有9.4%,有三个地市州在10%以下。
现状
28个沿线地市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1.经济增长
28个地市州2005年共实现GDP14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2.8%;人均GDP为12413元。
2.工业化进程
28个地市州三次产业结构为14.0:48.3:37.7。实现工业增加值575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6%。
3.三驾马车
28个地市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248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196亿元。实现出口总额为169.5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平均9.6%。
4.开放经济
28个地市州抢抓资本转移的机遇,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上取得了新进展,开放型经济逐步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74.7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15.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9亿美元。
5.经济效益
28个地市州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726.8亿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收入为63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率2.48:1。
6.金融运行
28个地市州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70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404亿元;贷存比为6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26亿元;年末居民人均储蓄9082元。
对比全国看速度
陆桥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近几年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十五”期间28个地市州GDP年均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9.5%,快3.3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1.经济总量存在一定差距
28个地市州上年末总人口11480万人,占全国的8.8%。而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低于人口比重。GDP只占全国的7.7%,工业增加值只占7.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占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只占8.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也都只占4.5%左右。
新亚欧大陆桥作为东西连接世界的大通道,外向型经济急待培育,目前还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地市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只是全国的4.6%。在各总量指标中,外贸占全国的份额最低。进出口总额仅占1.9%,外贸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7个百分点;出口总额仅占2.2%,出口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4个百分点。
2.人均水平大多低于全国
除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个别指标外,28个地市州其余人均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88.4%,年末居民人均储蓄仅相当于84.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83.0%。相对于全国广大农村,28个地市州农民收入水平稍高一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国7.8%。28个地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4。
3.产业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
28个地市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8.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7.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7.3%。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2.6:47.5:39.9,28个地市州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相当,主要问题是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0%,28个地市州比全国低1.4个百分点。
沿桥城市谁最佳
28个地市州平均人口410万人,超过一千万的只有临沂,人口最少的嘉峪关仅有18.4万人,规模相差很大。各地市州形成了竞相发展的局面,但省会城市优势更明显。
——经济总量郑州最大
郑州GDP达到1650亿元,居榜首;西安、济宁、徐州、临沂、洛阳GDP也超过1000亿元,列前六位。石河子和博尔塔拉实现GDP最小,不到60亿元,这与其人口规模小有关,分别只有64.2和45.8万人。
——“十五”增速金昌最快
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最快的金昌达到15.4%,鲁南的临沂、日照、济宁紧随其后,都达到15%左右。增速最慢的市只有9.4%,有三个地市州在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