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和泪吧 关注:55贴子:4,953
  • 3回复贴,共1

【臆言堂】金屋贮之?住之!——历史之另一种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

 

多年以前,看到了这么一句话。

忘了是在哪一张报纸上,无头无尾的一句话。

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至今只记得,是深深的诧异。

无法想象,这一代雄主,竟出此语,比暴发户还伧俗。

甚至怀疑,这是后世野史的附会,

后来,无意中读到,这一年,刘彻4岁。

后世之人称呼时,用的是盖棺论定的谥。汉武帝,这称呼本身就似带着一种威仪,

带着平定四方的雄心和霸气。

 

 

 

若不再用后世看汉武的眼光来解读当时的情景,也许,一切会单纯许多。

欲得阿娇否?   长公主此言,于玩笑中带着日后的政治考量,

若得阿娇,当以金屋住之。

“抱置膝上”,长公主怀抱中的稚儿是单纯的仰望着姑姑,毫无心机的回答吧。

只是单纯地,想给青梅竹马,儿时玩伴以小小心灵中最好的。相对于恢弘华美的宫殿,也许,小小的金屋才是幼儿心中的乐土?宫殿太大,太宏伟,几乎相当于身外的一切世界,反到少了亲切和真实感。

 

 

多年以后,当内廷的权争已尘埃落定,宝座已稳的皇帝,开始秉承西汉一贯的削弱后族的传统,扶植无势族背景的卫氏,不知是否想起,昔日热切的,近乎誓言的承诺?

 

若得阿娇,当以金屋住之。

这一句童言,为何堂皇的载于史书,是昔日恩深爱重之时以此明志,还是长公主的布局从多年前就以开始?作出政治投资之时就已召来史官备载于起居注?若如此想,那一幕姑侄共享天伦的温馨图画,竟也沾染了心机。

 

若说“住之”是稚嫩的童言,“贮之”则是掠夺的强制。

随着皇权的稳固,主客的易势,故纸堆的文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年的声音,已消失在时光的风里。

 处于幕后的史官们,是出自本心笔削春秋,还是望风希旨?

毕竟,未能形诸文字的语言,有着太多[文饰]的可能。

董狐们,是略带自嘲的以此自解,还是,以一贯的辞气激昂正气凌然?

 




1楼2007-03-09 16:51回复
    "贮之",呵呵,这话很男性化:)


    2楼2007-03-10 03:47
    回复
      2025-08-22 07:47: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贮之”,生长于皇家,当有此语


      3楼2007-03-10 23:20
      回复
        这句话能够流传至今,

        便是史家的春秋,后世之褒贬了


        4楼2007-03-13 1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