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本身是动态的,就像太极图,好坏在相互转化着。他不划分“有道、无道”,一切皆是道;而儒家思想更针对于社会,则划分。
儒家之道专指社会人道。老子之道其实并无专指,而是泛指自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之道和宇宙本源,“道泛呵!其可左右也。”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天下有道···,天下无道···”之句式在《老子》《论语》中皆有,《老子》中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及“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有后世儒家学者注解之语窜入的嫌疑。
儒家之道专指社会人道。老子之道其实并无专指,而是泛指自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之道和宇宙本源,“道泛呵!其可左右也。”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天下有道···,天下无道···”之句式在《老子》《论语》中皆有,《老子》中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及“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有后世儒家学者注解之语窜入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