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北就3月4日报道,“吴敬琏在小组会上发言时谈到春运期间铁路客票不上浮的政策,他坦言,作为一个学术观点,多数经济学家大概并不赞成这种办法,因为这样的做法不大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可能造成价格扭曲。”吴敬琏作为政协委员持有这样一种糊涂认识,我作为一个公民,有责任对吴敬琏委员提出批评。
吴敬琏委员这里所谓的市场经济原理,不外是任何一个经济系学生都知道的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应该上涨以实现供需平衡。按这个原理,当价格上涨时,一方面多余的需求被淘汰,另一方面价格上的上涨剌激供给增加,从而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可是这里的问题很多,因为,中国人春节期间特别强调一年辛苦后的阖家欢聚,用经济学语言来说,就是花钱坐车回家的效用是如此之大,大到可以不计票价和拥挤,也就是说,春运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很小。因此,吴敬琏委员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按他的办法,哪怕是提了价,春运照样拥挤,结果不外是实现了一次再分配,把春运急着回家的民工手中的钱转移到了铁路部门手上而已,这于当前收入分配已经恶化必须加以改善的头等大事相悖。吴敬琏委员主张春运价格上浮,实在是食洋不化的馊主意。
吴敬琏委员的错误认识,来自于对“价格扭曲”的担心。什么是价格扭曲?吴敬琏委员没有说,我来试着为吴敬琏委员解释一下。按照一般均衡理论,当所有市场的价格都由供需决定时,会产生一组价格,使得经济系统处于帕累托最优境界。这个境界的特征是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的同时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我们的经济学家们是很迷信这个理论的。可是如果吴敬琏委员的所谓市场经济原理即通过铁路票价上浮果真实现了供需平衡,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铁路赚了更多的钱,意味着消费了铁路运力的乘客得到了更好的服务,同时,还意味着有相当多的人回不了家!而这种状况,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而不符合这种情形的价格,就被称作是价格扭曲。因此,吴敬琏委员在和建立谐社会的呼声响起来时,仍坚持这样一种忽视穷人的经济学原理,实在是应该严肃批评的。
有些令人可笑的是,吴敬琏委员居然还说了这样几句话:“必须注意,人民的利益有长远的、有短期的,片面地强调直接的利益有时候会损害长远的利益,政协既然是参政议政的机关,就要提高自己的参政议政水平,兼顾人民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从这几句话,我只能得出吴敬琏委员认为自己的“参政议政水平”很高,以致他可以指责别人“片面强调直接的利益”。这简直就是颠倒了是非!
吴敬琏委员其实只是被西方的般均衡论牵着在经济系统中兜圈子,他全然没有认识到经济系统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他为了维护所谓的市场经济原理而宁可让春运客票价格上浮淘汰掉部分民工的回家需求,却偏偏不肯从社会和谐这个更高的层次来想问题。吴敬琏委员的眼光是短浅的,他只看到了春运铁路不提价在短期内对他的所谓原理的挑战,而没有想到这其实表明了社会对处于底层的民工的关心,更没有想到春运不提价这类举措将大大改善经济运行的社会环境从长远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弊。因此,我倒是想给吴敬琏委员提建议:“提高自己的参政议政水平”。
如何提高呢?吴敬琏委员首先要从洋理论中挣扎出来,凡事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思考。首先要考虑的一点是,中国人多资源少,如果都按市场来实现配置,会如何?有没有这种可能性?要提示吴敬琏委员的一点是,在这中国这块土地上,是非的判断标准不是洋理论,我们只能用务实的态度用中国的实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只有能保证中国社会和谐并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这才是中国的市场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