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吧 关注:14,506,578贴子:460,963,967

回复:《西游记》中的未解之谜 神仙也疯狂,性 生活、玩手段、分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说,丞相办这个绣球招亲,就是冲着“新科状元”来的。这个说不通。
1.丞相的女儿一般要配皇亲国戚的,即使嫁省长都亏了,新科状元才市长的级别,在丞相的眼里和大街上的那些人也只略高一点。
2.如果丞相真的看中了新科状元,就会请人去探,去说,也不至于抛打绣球让别人也有抢到的机会。
3.如果目标就是新科状元陈光蕊,那小姐打的准吗?万一打到别人怎么办?或是陈光蕊根本就不走到这条街上来,咋办?
可见,小姐打绣球招亲的目标,并不是专冲着“新科状元”来的,而是任何一个男人。事已至此,又能咋办呢?尽量地朝着看的顺眼的男人打呗。
小姐在结婚之前,肚子被人搞大了,当然免不了丞相的一顿呵斥,但不管怎样,做爹妈的还是得为女儿掩羞遮丑,所以,绣球招亲就是一个较好的补救办法。
那么,除了抛绣球招亲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行方案呢?比如说:是谁搞的小姐,就把小姐嫁给谁,小姐情郎,两全其美,这样岂不是更好?这个方案才应该是首选啊,丞相为什么不采纳呢?


59楼2012-08-13 19:38
回复
    假设1:丞相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那么,小姐的情郎当时就应该在现场,正等着接绣球咧,只怪小姐没打准,“恰打着陈光蕊”而已。
    但这也说不通,如果丞相允许小姐嫁给情郎,那直接嫁就得了。也就不存在绣球招亲了。
    假设2:丞相不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如果丞相不允许小姐嫁给情郎,而采用绣球招亲,打着谁,嫁给谁,那么,其背后的隐意就是:可以嫁给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也不成全你!
    但这也说不通,情郎也可以来抢到绣球啊。
    所以,这两个假设都不能成立,既不是丞相允许小姐嫁给情郎,也不是丞相不允许小姐嫁给情郎。
    问题不是出在丞相小姐这边,问题是出在情郎这一边!是这个情郎把小姐的肚子搞大了,又把她甩了,不要她了!
    怎么办呢?眼看着小姐的肚子一天天凸起来,丞相也没招了,时间紧迫,那就打绣球吧,打着谁,嫁给谁,只要是个男人就行。闺女啊,你就尽量地朝着看的顺眼的男人打呗。


    60楼2012-08-13 19:39
    回复
      2025-11-11 12:47: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
      唐僧的亲生父亲绝不是新科状元陈光蕊,因为他的母亲温娇小姐与陈光蕊结婚的时间仅为8至18天,这么短的时间,温娇是不可能确认怀了孕的。
      唐僧的亲生父亲就是那个水贼刘洪。只有这一种解释,才能将全文中所有的谜团矛盾一一破开!
      因为唐僧的亲爹是刘洪,我们的温娇小姐才会心甘情愿地陪着杀夫仇人睡上六千五百七十个夜晚,才会过上十八年世外桃源般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在温娇小姐眼里,刘洪才是真正的情郎,一个为了自己才杀人的人而已。
      当年在洪江渡口,刘洪、李彪两个水贼杀了陈光蕊,如果真的只是为了劫财劫色,那么,这两个水贼就会财物平分,女人也要平分,先**,再商量:这个女人究竟是杀掉,还是藏起来压寨。可都不是,钱都没要,居然是:刘洪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我们再看这一幕的细节:“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家僮是杀的,一刀就解决了,光蕊是被打死的,打,比杀要慢得多,刘洪为什么要打?肯定是边打边骂:“我叫你干...!”
      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这句话真是耐人寻味啊,你若跟我过日子的,我也不计较你跟陈光蕊的事了,反正你已经有了我的孩子,你若不跟我过日子,我就跟你一刀两断!
      刘洪若真的是劫色,就不用说这番话了,先捶她两捶,看她老不老实!而作者用的“一刀两断”这个词实在是妙啊。各位看官,你们都以为是要杀小姐么?不是滴,是在用“分手”吓唬小姐!百分之百的指“分手”!因为小姐本来就是准备去跳河自杀的呀,你还再用杀她吓唬的了么?!所以,小姐不是怕死,而是怕分手!


      61楼2012-08-13 19:39
      回复
        刘洪把她的肚子搞大了,为什么又不要她了呢?现在怎么又在船上呢?只有一种解释:刘洪的家庭反对他娶温娇小姐。
        刘洪与温娇应属自由恋爱,因为家庭反对,才不能结婚,不能去抢绣球,如果是他自己不爱小姐,他现在也不会化装偷跑到这船上来打死光蕊,现在,已经把光蕊打死了,你若不从我,我就再回去,看你怎么办!小姐怕的就是这。
        刘洪的家庭势力一定不小,如果比丞相低,也不敢那样做,两家大概是势均力敌,而且是对头,这从后面可以看的出来,刘洪在官场上应付自如,绝不是一梢公水贼做得了的,丞相在知道真相后,一纸公文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跑到皇帝那儿讨来六万御林军去剿,就说明刘洪的家庭势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各位看官啦,看书得仔细,作者这样写,都是有用意的,你自己想不通了,却说作者水平臭,这是什么道理?!
        刘洪是爱小姐的,因为小姐已经结了婚,刘洪的爹妈才放松了监控,刘洪才得以脱身,尾随而来,买通开船的李彪,化装成梢公,打死光蕊,与小姐私奔,改名换姓,连显赫的家世都放弃了,情愿与小姐躲在江州过小日子。如果是在京城,那她们就是不可能的故事。
        刘洪必然是深谙官场之道,行事分寸恰倒好处,才得以十八年来不升不降不调不露。
        小姐十八年来必然是经常写信回去:爸妈,我很好,很幸福,勿来,勿念,光蕊工作很忙,有时间我们就回来看您。
        小姐要是不打掩护,能瞒十八年吗?!


        62楼2012-08-13 19:40
        回复
          若按表面文字,刘洪只见了小姐一眼,就被迷住了,顿时淫心大发,杀人劫色,何等的猖狂!怎么当了市长反而又收敛了呢?按这个色魔的本性,再加上江州土皇帝的权利,应该更加有条件滥发淫威才对,应该把江州的女人玩遍才对!
          可是他跟小姐过的一直很好,从小姐要僧鞋,找寺院这一段可以看出,他都是顺着小姐的。直到丞相发兵来捉,从梦中惊醒,也没有发现他有一妾。可见刘洪根本就不是什么色魔。
          如果小姐怀的那个孩子(唐僧),不是刘洪的,刘洪会对小姐这么好?而且十八年来人都半老了,还这么好,那就只能说明:小姐与刘洪才是真正的原配夫妻。而且从感情上讲,比任何一对夫妻都要好的多。


          63楼2012-08-13 19:40
          回复
            (12)江流僧复仇报本
            唐僧是刘洪与温娇所生,那么,刘洪又怎么会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不会,绝对不会!刘洪打杀陈光蕊与家僮是何等的利索,难道要杀一个婴儿还不简单吗?我们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
            看到没有?是小姐做的这个弃婴决定。各位女士先生们啊,凭良心说,把自己的孩子抛弃江中,听其生死,还有没有这个婴儿活的命?!如果她是真的指望“有人救得,收养此子”,她干吗不放到街上人多的地方去?
            她怕刘洪谋害此子,性命休矣,难道她丢弃江中,听其生死,不一样也是性命休矣!甚至死的还快些!要是真的是刘洪要谋害此子,那她可以求得了这个情,反正我已经顺了你,你就饶这孩子一命吧,总要比丢江里好得多!
            可她是背着刘洪去的,为什么要背着刘洪呢?因为刘洪若知道了,绝对不会允许她这样做!
            那么,我们的温娇小姐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孩子呢?


            64楼2012-08-13 19:40
            回复
              因为在唐僧出世的时候,南极星君告诉她:“此子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就是告诉她,你的儿子不会死的,将来还很不一般。“汝可用心保护。”可她并没有用心保护,而是往江里扔,往江里扔就是要他死!
              为什么要他死?就是因为南极星君说:“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听到这番话,小姐的反应很不正常,居然是“无计可施。”
              此子留下是个祸根!将来必然要来找她和刘洪报仇。所以,温娇小姐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抉择:背着刘洪,弃婴江中!
              当然,出于母性的本能,小姐还是希望他有活命的一丝希望。
              唐僧被丢到江里,也算是命大,被金山寺一个叫做法明的和尚拣到了,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这个老和尚的行为实在是叫人费解。


              65楼2012-08-13 19:41
              回复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血书!小姐当年写的血书一定不是真正的实情,而现在玄奘拿出的血书却是分明写着真实的情况!否则,小姐的转变不至于如此之大!
                最后是结果是:玄奘去京城外公家报信,捉了刘洪,拿到江边,活生生的剜取了刘洪的心肝!
                这个故事,如果你仅仅只把他当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来理解,就还是没有看出问题来,这个故事真正想说的是:唐僧亲手杀掉了自己的亲身父亲,逼死了自己的亲身母亲!
                刘洪被捉的时候,丞相请小姐出来相见。小姐羞见父亲,就要自缢。玄奘急急将母解救道:“儿与外公,统兵至此,与父报仇。今日贼已擒捉,母亲何故反要寻死?”
                玄奘啊,他当然不能理解。
                后来,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一家人应该算是团圆了,可温娇小姐还是自尽了!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
                因为温娇小姐对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吾闻妇人从一而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相信温娇小姐说的是真的。
                何况光蕊还魂复活后也说过:“更不想你生下这儿子。”
                


                67楼2012-08-13 19:42
                回复
                  2025-11-11 12:41: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3)观音菩萨的黑帐
                  《西游记》全书100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却是以“附录”的形式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当然是有用意的,我们得仔细看。
                  温娇小姐在生孩子的时候,南极星君对她说:“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
                  听到这番话,小姐的反应很不正常,“句句记得”,“无计可施。”忽然刘洪回来,一见此子,便要淹杀,小姐道:“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抛去江中。”
                  这有两种可能:


                  68楼2012-08-13 19:42
                  回复
                    (二)物证:菩萨的黑帐
                    查任何人,只要查到她的黑帐,就一目了然!菩萨记的黑帐,就是那一本所谓的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簿子,在《西游记》九十九回,记的清清楚楚:
                    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一出世,几乎被父母做掉了,这算是一难。
                    和父母仅仅只生活了一个月,到了满月的时候,被母亲抛入江中等死,这也算是一难。
                    可是,当他寻到了母亲,又“替父报仇”了,应该是大快人心啊,怎么菩萨也还给他记着一难?!
                    我们再细看这一段的原文,唐僧除了走了几步路,向外公报了个信之外,从头到尾,自始至终没有发现他遇到任何难!
                    这黑帐里面记的可都是大难啊!请问:他的难在哪儿?!
                    这一难的名称,就叫作:寻亲报冤!寻到亲人之后而以冤相报!杀死父亲,逼死母亲,这才叫真正的难啊!否则,你怎么解释这一难?!


                    71楼2012-08-13 19:43
                    回复
                      唐僧取经,一路上千山万水,读罢西游,何止八十一难,为什么有的难记下了,有的难就不记?因为菩萨评定为“难”的标准和你所想象的不同,你只要仔细看就会发觉:凡是菩萨安排的,或是菩萨参与了的,或是与他们佛组织有关系的,才能叫“难”!从最后一难可以看出:不够数,就再给你安排一难!即便是成了佛,也得如此!只有组织上安排给你的考验,才能叫“难”!如果不是组织上安排给你的考验,那就只是你个人的“霉”而已!无论你个人倒霉一千次一万次,都是成不了正果的,只有经得起组织上反复的考验才能成正果!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既然唐僧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这几难,都是被菩萨记了帐的,那就是菩萨安排好了的,这是对他的考验!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这个佛组织是喜欢恶人的,是需要恶人的,你不是恶人他还不要你呢!
                      我们的唐僧同志,在佛组织的安排下,被他们刻意制造成了一个“恶”人,稀里糊涂的杀掉了亲爹,逼死了亲妈,满分通过了组织的考验,终于与有罪的家属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坚定不移地站在了佛组织这一边,继续接受后面的考验。
                      小子斗胆做这一回书,并无其他目的,也无任何影射,旨在劝奉未婚男女小青年们,千万不要婚前瞎搞,否则的话,被菩萨们钻了空子,抓了把柄,可就惨喽!


                      72楼2012-08-13 19:44
                      回复
                        (14)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西游记》第八回,观音菩萨领如来佛金旨往大唐寻取经人,为了把如来佛认为别人都做不成的事做成,观音菩萨在长安做了三件事:
                        1.状元陈光蕊赴任逢灾,留下一子,
                        2.皇帝唐太宗死而复生,要办水陆法会,
                        3.和尚陈玄奘当选法会主持,菩萨当众显象点化。
                        这三件事都与取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任缺一件,则取经不能成立!
                        这三件事都是观音菩萨做的,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73楼2012-08-13 19:44
                        回复
                          好像很利害的样子


                          来自手机贴吧74楼2012-08-13 19:44
                          回复
                            (一)关键人物魏征
                            1.陈光蕊事件中:状元陈光蕊结婚的第二天凌晨五更三点,魏征丞相奏太宗:“臣查所属州郡,有江州缺官。乞我主授他此职。”太宗就命光蕊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误限期。
                            这么大清早!还没到上班的时间呢,魏征一句话,就把陈光蕊推上了死路!时间,路线都是设计好了的。
                            2.唐太宗事件中:龙王求太宗看住魏征不要斩它,魏征偏要斩,使老龙冤魂来寻仇索命,把太宗逼到阴间地府。
                            魏征还自以为是的充当好人,写个信给崔判官,坏就坏在这个信上,不写这个信,还不知道魏征和他们是一伙的,写了这个信,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安置在唐太宗身边的一个间谍!其实他那封信根本就没起到半点作用!他的信还没有亮出来,崔判官早已跪在地上迎接来了,人家是接到上级的命令来的!不是这封信!
                            3.陈玄奘事件中:水陆法会选主持,最后选出陈玄奘,是由魏征与萧星、张道源这三个人来评选的,魏征的官最大,是丞相,皇帝的红人,萧星是副宰相,负责宗教的,张道源是太仆,说话不算数的。
                            干脆直接说,就是魏征选出的玄奘!
                            这个魏征真是可疑,处处有他!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在人间担任的是丞相之职,在仙界担任的是执屠刀行刑的一名刽子手之职,魏征自幼得授仙术,可在仙界之职实在是太低,所以想跳槽到佛界,正好被菩萨利用了,让他当个间谍。


                            75楼2012-08-13 19:45
                            回复
                              2025-11-11 12:35: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观音亲自出马
                              水陆法会上,玄奘法师正在讲经,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唐太宗道:你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菩萨便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原身本像,托了净瓶杨柳。喜的个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
                              真身都现出来,唐太宗能不相信吗?!
                              喜得太宗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此局构思精妙,非常人所能及也!观音菩萨果真是如来佛所说:有法力,神通广大,别个是也去不得。只有她去办得成。
                              她终于办成了。
                              观音菩萨选定取经人,是为了配合如来佛祖的传经东进扩张计划,(当然,也有她的个人目的,这个以后会讲到,还是那句老话,人无利,不早起),如来佛祖为什么要传经东进扩张呢?
                              请看下回:《佛道相争》。


                              77楼2012-08-13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