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人大师之一徐澎是这样说的:
艺术要创新,一创新,坏了!
艺术要创新太难了,丝绢人物不属哪个画种和门类,世界杰出艺术家叶浅予先生说:“这是一门新的综合艺术。”如果说它是民间艺术,是的,它的原籍祖根在民间,但现在它回不去了,不能象剪纸那样普发开来。就象蝴蝶,再也不能变回蛹了,但肯定一点:它的属性要以作者的文化素质而定,作者有艺术文化教养,作品就有诗情画意,反之只能是人型,另外要决定在观众身上,观者有诗情画意,才能与绢人传情。
艺术需要创新,但一创新,坏了,你这啥都是,啥都不是。说雕塑,你不是雕塑,说绘画,你不是绘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我参加比赛没有拿过一等奖,我很难得一等奖,跟谁比呀,不认可这个绢人,只能给我一个特等奖。也不让出河南参加展览,说没有绢人这一项。那时候我做的东西卖到了无锡工艺品商店,当时也去了开封工艺品研究所,我来找所长和书记看看我做的小玩意,提提意见。”但他们根本不看,他们说,你别拿,好了去找***他会收购,不好了,你别拿。那些娃娃连小孩子都会做。我就说,我不要你一分钱,不要你半个馒头,只请您认真地看一看,我就说,就因为你挂的是开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牌子,我是搞工艺美术的,所以来请你看一看,我不是来要馒头的。
但是相反群众都说好,我的展览在洛阳、山东泰安六个月,济南七个月,都是一个人先看,然后亲朋好友都来看,都是一个人带来一串。我在趵突泉展览,展览还没有完,岱庙就把我又请去了。展览引起了这么大反响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那个时候做绢人的信心就更加坚定了,决定把一生的精力投入到绢人制作上,做出真正属于河南自己的绢人,希望有一天能神气地说这是我们的“河南绢人”。
————————————摘自徐澎的个人主页。
前面铺上这么一句话,下面的内容却驴唇不对马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