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纪元吧 关注:129,017贴子:2,949,496
  • 0回复贴,共1

畅游双龙大裂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我们就要去科圣墨翟出生的地方了,我有些兴奋。我这次来到枣庄,是想见一见传说中的鲁南煤城。
在车上,我听着导游这样说:“各位乘客,我们今天要到的地方就是鲁南煤城,一个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的枣庄。听说那里景色优美,科技发展速度也很快。请大家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先来了解一下这里: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已挖掘鉴定的北辛文化,展示枣庄已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枣庄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西汉丞相、大经学家匡衡,明代翰林、大文学家贾三近等。现代史上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名振海内外。枣庄山川秀丽,名胜众多,抱犊崮被誉为鲁南奇峰。抱犊崮国家森森公园植物群落千姿百态,既有温带植物,也有亚热带植物种类达3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100多种。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去亲自领略一下吧。”
天啊,在车上看不觉得什么,下来一看:山头林立,绵延不绝,在群峰拱卫之中,一峰突起,巍峨壮观,尤其峰顶部分,壁立千仞。我们都傻了眼。
“抱犊崮居沂蒙72崮之首,堪称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为一体的名山,山高580米,山势突兀,巍峨壮丽,自麓至巅,陡峭如壁,手足并用方可攀援而上。崮顶沃圭良田数十亩,茂盛的松柏,苍翠欲滴,天风吹拂,松涛阵阵,奇花异草,满崮浪漫。上有两处天池,每处长约4米,宽3米,深2米,碧水清澈,长年不涸,李白著诗称赞说“石潭洁如三更月”。瞻望四方,数百里地,尽眼底,停崮东眺,黄海茫茫,云雾缭绕,古有“邑八景之冠,为君山望海”。 此处群山绵延不绝,峰头林立,自西向东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森林植被面积大,主要树种为侧伯、刺槐还有楸树等珍贵树种和多种杂木树种。崮西南麓有一条深涧大壑,泉水汇集于此,形成瀑布。深涧东侧有清华观和巢云观。半山处有洞数十个,名曰桃源洞、水帘洞等。洞内外石壁雕有千姿百态的佛像。自麓至巅,陡峭如壁,手足并用方能攀援而上。有兴趣的可以去爬一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导游的话就在耳旁。
我本来想爬一下,但看到那么陡,我没敢爬。时导游又说了一句。“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大家自己去玩吧!但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还有,3个小时后在这里**。”
“枣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根据考古发现,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时南部为鄫国,北和西北为滕国和薛国。后几经变称,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峄州为县。清循明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枣庄地区分属台枣专署和尼山专署,1950年5月,属滕县专署。1953年7月,属济宁专署。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立县级枣庄市。1961年9月,定为省辖市。1979年,滕县由济宁专区划归枣庄市。枣庄市驻地,早在唐宁时就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一位老大爷念到。
抱犊崮拔地通天,鹤立群山,以她独有的“雄”“奇”“险”“秀”而著称,崮身宛如高高的圆杯倒扣于山峰之上,自颈至巅,峭壁如削,山石裂缝纵横,古柏倒挂。晴日的早晨登临崮顶观云海日出,只见云水一色,曦晖初显,一轮丹阳冉冉跃出云海,蔚为奇观,故有诗赞曰:“峭壁早邀沦海日,方台平宿泰山云。”
在来之前,我早就查了有关抱犊崮的事。
啊,终于到了。巢云观在抱犊崮西南麓,有一条幽静的深谷,以前这里远离尘世,山水如画,就成了僧道徒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这里原有古宗教建筑两座,称为清华寺、巢云观,当地人俗称上观、下观。上观院内有一棵大银杏树,虬枝旁逸,如擎天巨伞,看来至少也有上千年了。巢云观后东侧有个水帘洞,洞口石壁上,终年有泉水渗出,断断续续,如挂着一副玲珑剔透的水晶帘。稍高处有个桃源洞,洞口大树盘根错节,洞内坦如平地,宛如小庙堂,想系当年孤身老道修炼栖息之处。有人把这里称为“海西第一洞天”。这个洞幽深莫测,当地有“桃源洞内点火,猪尾巴洞(在崮顶)冒烟”之说,所以很可能是个相通连的溶洞。
好了,到下一个景点。
抱犊崮顶沿桃源洞旁的曲径勉力攀登,即可到达抱犊崮顶,崮顶上可见石庙和地穴残迹,石庙相传为泰山奶奶庙,庙中过去供顽石一块,上刻日出形象,没有文字,仅刻一平浅,中绘半环,如日出光芒四射,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石雕天神象,可惜已毁于兵祸。登崮顶俯瞰四方,令人顿生“登临芳心远,身与碧云齐”之感,眼前顿觉豁然开朗!山之阴群山奔逐,逶迤起伏;山之阳公路如网,厂矿林立。左麓莲花山,右麓杏花山,平坦的崮头确像一巨大的仙台。崮顶风烈,烟云迷乱。若遇云雾天气,山中白云蓊郁而起,远远望去,袅袅烟霞环绕峨峨崮顶,若隐若现,整个崮顶悬浮于白云之上,宛如虚无缥缈的仙山琼阁。崮顶石祠已倾圯,仅余石堆累累,南边石池依然完好,水清照人。秋高气爽时,微风吹来,松涛阵阵,只觉胸中俗气荡涤一空。如能在雨过天晴的黎明登山,则可以看到东方一片墨蓝的海水,镶嵌于天壤之间,如一幅被春风吹皱的绸带,微微袅动。这时你将会忘记脚下嚣尘滚滚的人境,以为自己就是那天上的神仙。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我最后又看了看,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1楼2012-08-10 09: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