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这是美国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本杰明.弗兰克林在二百年前留下的一句经典名言。在二百年后的今天,它成为了芝加哥公牛队的当家小生Kirk Hinrich的座右铭。作为一个篮球教练的儿子,Hinrich并不是那种能说会道,喜欢夸夸其谈的球员,而是更多的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他挚爱的篮球上。因此对于记者而言,Hinrich是个很难采访的对象,但对于风之城的球迷们来说,他的确是个可以让公牛再圆冠军梦的球员。
初出茅庐:
1981年1月2日,一个新生命降生在了美国爱荷华州西北部的Sioux小城,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Kirk james Hinrich,非常恰巧合的是,他的父亲Jim Hinrich作为当地West高中的篮球队教练,也在当天收获来了球队的年度第一场胜利。Jim和Kirk Hinrich的母亲Nancy都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定会继承父亲的篮球血统,在球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Hinrich在学会走路之前就深深的迷上了体育,尤其是篮球。篮球在爱荷华州是仅次于橄榄球的第二运动,父亲Jim在看篮球转播时经常会让他坐在自己身边。每当放广告时,小Hinrich就会和父亲一起玩迷你篮球,在那时他就可以准确的将球投进大概六尺高的挂在卧室墙壁上的篮筐里。随着Hinrich一点点长大,他的父母也定下了一条规定:如果在打球时不慎砸坏了东西,那么只能等到转天才可以碰篮球。这也让Hinrich更加珍惜与篮球相伴的每一分每一秒。
出身在一个篮球家庭,让Hinrich少走了很多弯路。每当Hinrich在运球或者做卡位移动时,他的父亲Jim,还有母亲Nancy都给了他很多的指导和建议。这也为他将来拥有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奠定了基础。
Hinrich真正开始打篮球应该是在二年级,父亲Jim找到了他以前的恩师---在Briar Cliff学院任教的Ray Nacke,询问自己的儿子是否可以参加他的暑期篮球训练营。这让Ray Nacke很犹豫,因为参加他训练营的都是一些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不过在Jim的一再坚持下,Ray Nacke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Hinrich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他迅速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当两年后从这个训练营毕业时,他已经毫无争议的成为了当中的佼佼者。
对于Hinrich的少年得志,Jim和nancy并不感到惊讶,同样他的朋友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因为当时Hinrich几乎在所有运动领域中都高人一筹,橄榄球方面,他是学校的明星四分卫,棒球方面,他既是出色的投手,同时又是强力的打者。
当然,在众多运动当中篮球始终是Hinrich的最爱。超音速队的全明星球员‘手套’Gary Payton就是Hinrich当时模仿的对象。Payton防守时灵活的脚步和敏捷的盗球,以及让进攻球员哑火后那兴奋的表情,都给hinrich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打那时起,Hinrich就立志做一个‘手套’式的球员。
崭露头角:
当Hinrich作为一名新人进入West高中校队时,他的才华已经渐为众人所知,但仍有人认为他更多的是靠他的教练老爸。为了避嫌Hinrich一开始便从球童做起,与校队一起乘坐大巴去比赛,一起参加赛前的动员会,还在训练后主动与师兄们比试定点投篮,当其他同学都去聚会玩耍时,只有Hinrich一个人仍然独自留在体育馆里磨练自己的球技,这些经历让日后Hinrich成为球队领袖变得毫无争议。
在加入校队的第二年,Hinrich就已经得到了很多大学的青睐,而Hinrich最中意的就是Tim Floyd执教的Iowa State,当时他也口头允诺将在高中毕业后加盟该队。不过,由于禅师Phil Jackson离任,Tim Floyd被克胖总管邀请加入了公牛队,使得Hinrich后来改变主意,成为了Kansas大学的一员。
West篮球队在Hinrich效力的这段时间里取得了82胜9负的优异战绩,几乎每个赛季都是州冠军的有力竞争者。在他高四(注: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那年,终于帅队拿下了州冠军,并且在决赛中砍下了25分。这是他第一次品尝到冠军的滋味,同样也是他的父亲执教生涯的第一个冠军。Hinrich的完美表现让Sioux小镇的居民65年以来首次可以品尝到州冠军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