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少年吧 关注:590贴子:9,718
  • 11回复贴,共1

保守:中国武术的死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胡同口 > 体育 > 精武英雄 > 保守:中国武术的死穴
作者: jemima


1楼2012-08-08 10:13回复

    从小我就知道,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运动,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我又发现,武术的普及程度与它宣传上的华丽词藻一点也不相符。
    你一定会反驳我,瞧瞧公园里,每天都有人在打拳练功,每天都有人在那里切磋武艺,武术难道不是在民间最普及的运动吗?
    可是连你自己都知道,公园里打拳练功的人都是中老年人,年轻的大概都在跑步;假如你在周围的人中间做一个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喜欢武术的人恐怕连百分之一都没有;你平时收看的体育节目平时阅读的体育报刊里关于武术的报道一个月中可能是零;你还知道,城里兴起的健身馆里有各种运动就是没有武术;连你自己都知道,当你喜欢上中国武术,你竟然发现你是那么孤独,难以找到知音。最后请你看一看,网上论坛里有没有专门讨论中国武术的版面。
    当我想到武术宣传词的壮丽时,我感到隐隐的悲哀,因为我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边缘文化、边缘运动。我,不甘心自己的爱好如此边缘,我伸出手来,渴望接触到更多喜爱武术的朋友。但是我明白,以武会友最好的办法,不是潜入到一个武术论坛,打开一个武术网站,或订阅一份武术杂志,而是聚集一些力量,推广武术、推销武术,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武术。当武术迷跟乒乓迷一样随处可遇的时候,结交武友就会变得轻松容易,武术才可以像乒乓球一样被宣传为国宝级运动。
    你我都知道,推广武术需要时间,你可能不愿花费精力去做推广武术的事情,也可能你觉得一己的力量太渺小,不可能把武术变得像乒乓球那样普及,或像网球那么时髦。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策略,推销的策略,有了策略,才可以讲效率,不是吗?


    2楼2012-08-08 10:14
    回复
      2025-08-16 22:4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最佩服的一个武术人就是吴彬,他在武术推广方面作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武术段位考核制度,从而将武术有效地推广到群众中学校里。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创意,武术的推广需要的正是富有远见的建议,而不是对套路和散手、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是非争得你死我活,这些争论对武术的发展毫无意义。
      吴彬教练的另一个贡献在于加快了武术与国际上竞技体育的接轨。不要不屑于将武术竞技体育化,因为这是任何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你可以和别人谈论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的计分方方法和比赛规则,为什么不可以谈论武术比赛的计分方法和竞赛规则?武术为什么不可以像那些大球小球体操跳水一样激烈好看、扣人心弦,为什么不可以一样得商业化,从而吸引大量观众和大量广告赞助?
      一切其实都是个观念问题。转变对待武术的旧观念需要勇气,勇气则来自于理性的思考和国际的视野。也就是说,在你还没了解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开展状况之前,你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的倒退表现;套路已经把武术变得不伦不类;套路向舞蹈化体操化发展是中国武术的劫难等等。请回答我:你有没有一边在反对竞技武术套路一边希望武术进奥运,一边为那些老外痴迷中国武术的报道感到自豪?可是老外们痴迷的并不是你这个保守派所推崇的传统武术,而正是你激烈反对的舞蹈化体操化了的竞技武术套路。
      这看起来是不是挺矛盾的?中国武术在国外的知名度和普及程度远远落后于韩国武术、日本武术、美国武术、泰国武术甚至巴西武术。我们国家的年轻人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武术,反而对以上外国武术津津乐道。是谁绊住了中国武术迈向全球化的脚?


      3楼2012-08-08 10:16
      回复
        任何体育运动在它最初诞生时都只是一项少数人练习的民族体育,但是为了产业化的需要,它必须改革,必须改到适应大部分人的欣赏口味,必须在保守派的反对中寻找更大的生存空间。
        井底之蛙的短视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我不指望所有的人都来赞成我的观点,我只希望做那个抛砖引玉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武术的推广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武功和技术的切磋讨论上。
        (注:文章的题目可能会产生歧义,我指的不是中国武术保守,因为中国的竞技武术一直在改革,一直是中国武术的改革先锋和潮流的引领者,我指的保守针对那些崇反对武术改革的人。)

        


        4楼2012-08-08 10:17
        回复
          网评
          你对中国武术套路的爱好无可厚非,武术套路中的手眼身步法,钢柔精气神,动静分明的造型动作让人如痴如醉,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力量的壮美。和你一样我们都是中国武术的同行者,我也是从所谓学院派过来的,不论在武术套路和技击训练中花去了多少时光和精力都是无怨无悔的。不过和你的看法有点不同的是,现在的竟技武术来源于中国传统武术,脱离了民间武术的根底。他将成为无源之水,因为他是武术,而不仅仅是型体之操,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间武术的挖掘和改革发展。加之现代媒体的催化作用,让武术走出国门,走向大众。不论是公园的健身拳操,还是竟技套路,还有在北京新起的MMA活动,更有日见强出的散打博击。这些都让人为之一振,因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强盛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我的老师是过去的民间拳师,建国后担任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多年,他们同年代的许多拳手都进了各地的体工队和体院作为运动员或教练,为挖掘整理我国的传统民间武术做了大量的工作,我记得吴彬老师出版发行的一本叫紫雫剑套路,其实那是我师在全国武术观摩赛上的表演套路,吴彬只不过是根据录像整理而出版,我师自名自已为紫雫居士(因居紫金山紫雫湖附近而命名),所以此剑名为紫雫剑。有学生为吴彬出版此书未署师名而不服,我师则淡然一笑:吴彬能将此剑发杨光大,传播而造福于众,已合我愿。我说此事,正是说现在的武术离不开他的根--------传统、民间、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5楼2012-08-08 10:18
          回复
            武术是要改革的


            7楼2012-08-13 07:54
            回复



              8楼2012-08-14 14:07
              回复
                要与时俱进,才能发展!


                9楼2012-08-15 08:03
                回复
                  2025-08-16 22:41: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9-02 20:38
                  回复


                    12楼2013-01-08 06:30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2-05 1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