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伦敦奥运田径男子110米栏预赛,由于伤病影响,刘翔在跨越第一栏时摔倒,遗憾出局。赛后刘翔单脚跳至终点并亲吻栏架。
伤病的梦魇已经困扰刘翔多年,而同样的,他身上也背负着太多的期望与寄托。这一次伦敦的摔倒,对一个伤痛缠身的天才运动员而言,是正常的;这一次伦敦的摔倒,对于一个举国体制下的天才运动员而言,又是不正常的。
太多曾经被我们称之为“天才”的运动员因为伤病而痛别奥运会,不能再继续奥运梦想。这个名单实在太长,就看看和刘翔一样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的这几位:
霍尔姆斯是英国第一位在1500米跑进4分钟的女子中长跑选手。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800米和1500米两枚金牌,同年在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女子1500米的总决赛中力拔头筹。凭借骄人战绩,她被授予2004年BBC年度体育人物奖,并且获得2004年度世界最佳女运动员的称号。然而,她的脚踵伤病却使她无法继续奔跑,2005年12月6日,霍尔姆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束职业生涯。
受伤病困扰,获得过5枚奥运金牌的天才游泳运动员索普,在24岁的黄金年龄宣布退役,北京奥运会上人们看不到他的表演。
瑞典美女克鲁夫特与刘翔同年,极具运动天赋的她是雅典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金牌得主。她也因肌腱受伤将无缘伦敦奥运会,而且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选择退役。
在中国,同样有许多天才选手因伤而无缘奥运,比如程菲,比如滕海滨。还有一位天才叫孙淑伟,16岁的他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可再没有第二次奥运会经历。因为他饱受“视网膜穿孔”的折磨,这也是跳水运动员的“职业病”。
无论国内外,因伤病而告别奥运的运动员实在举不胜举。国内还有更多运动员根本就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退役后带着一身伤痛,生活潦倒。
网球天才美少女辛吉斯十几岁就名满世界,然而在她22岁那年,实在不堪伤病困扰而退役。尽管几年后复出,也很快再次退出网坛。
德国天才球星戴斯勒在27岁就被迫退役,他说,“我对膝伤失去信心,从长远来看,带着伤痛比赛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不会再为我带来任何踢球的乐趣。”
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如果说辛吉斯、代斯勒好歹还曾经攀登到过职业生涯的顶峰的话,有的天才运动员还未盛开就已经凋谢,比如曾经被认为网球天赋不逊于莎拉波娃的捷克网球运动员瓦伊迪索娃。她15岁就杀入了WTA女子排名前一百,18岁就曾在两项大满贯赛事中杀入四强,世界排名上升至第7位。然而她又迅速陨落,排名跌到200。20岁那年,她宣布退役。而她一直受到腕伤的困扰。
中国也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最出名的大概是姚明,30岁是一个篮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他不得不告别。
当然,还有刘翔的田径前辈朱建华,在刘翔之前他是中国最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他16岁打破全国少年跳高纪录,18岁刷新了沉睡十年的亚洲跳高纪录。1983年-1984年,他三破世界纪录。朱建华的成绩与影响,使世界体坛为之震惊。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第一枚田径奖牌后,他一直困于伤病折磨,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25岁,朱建华在汉城奥运会后退役,始终没能实现奥运金牌梦。
临大赛或大赛中受伤很常见,10%奥运参赛者在训练或比赛中受伤
根据环球科学网的报道,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有某种程度的受伤风险,奥运比赛也不例外。虽然受伤率比一些职业运动如橄榄球和足球低,不过在奥运会期间,仍会有10%的参赛者在训练现场和实际比赛中受伤。而据挪威奥斯陆大学拉斯·恩格布赖特森有关运动伤害的研究报告,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总共有1055例受伤报告。伤病程度不一,包括程度严重的脚骨折、肩膀脱臼、跟腱断裂,到程度相对较轻的外伤,如关节扭伤和头部碰撞,等等。在训练中最有可能受伤的项目是乒乓球、网球、游泳、体操、沙滩排球、马术、现代五项和田径。
2008年12月,刘翔在休斯顿赫尔曼纪念医院进行了脚踝手术,手术共取出了3个钙化物质和1个骨刺。医生表示:“(这个病)就像鞋子里有一块石头去跑步一样……有这种伤的运动员还能成为精英运动员的很少很少。”事实上从06年开始,刘翔就一直伤病不断。而据央视记者冬日那介绍,在德国期间,刘翔进行了两枪连跑的大强度适应性训练。训练强度的增加,也导致了刘翔右脚跟腱老伤的复发。所以,虽然很无奈,但是刘翔遭受了和许多运动员一样的厄运。在伤病缠身、老伤复发的情况下去比赛,摔倒并非反常。
伤病的梦魇已经困扰刘翔多年,而同样的,他身上也背负着太多的期望与寄托。这一次伦敦的摔倒,对一个伤痛缠身的天才运动员而言,是正常的;这一次伦敦的摔倒,对于一个举国体制下的天才运动员而言,又是不正常的。
太多曾经被我们称之为“天才”的运动员因为伤病而痛别奥运会,不能再继续奥运梦想。这个名单实在太长,就看看和刘翔一样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的这几位:
霍尔姆斯是英国第一位在1500米跑进4分钟的女子中长跑选手。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800米和1500米两枚金牌,同年在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女子1500米的总决赛中力拔头筹。凭借骄人战绩,她被授予2004年BBC年度体育人物奖,并且获得2004年度世界最佳女运动员的称号。然而,她的脚踵伤病却使她无法继续奔跑,2005年12月6日,霍尔姆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束职业生涯。
受伤病困扰,获得过5枚奥运金牌的天才游泳运动员索普,在24岁的黄金年龄宣布退役,北京奥运会上人们看不到他的表演。
瑞典美女克鲁夫特与刘翔同年,极具运动天赋的她是雅典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金牌得主。她也因肌腱受伤将无缘伦敦奥运会,而且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选择退役。
在中国,同样有许多天才选手因伤而无缘奥运,比如程菲,比如滕海滨。还有一位天才叫孙淑伟,16岁的他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可再没有第二次奥运会经历。因为他饱受“视网膜穿孔”的折磨,这也是跳水运动员的“职业病”。
无论国内外,因伤病而告别奥运的运动员实在举不胜举。国内还有更多运动员根本就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退役后带着一身伤痛,生活潦倒。
网球天才美少女辛吉斯十几岁就名满世界,然而在她22岁那年,实在不堪伤病困扰而退役。尽管几年后复出,也很快再次退出网坛。
德国天才球星戴斯勒在27岁就被迫退役,他说,“我对膝伤失去信心,从长远来看,带着伤痛比赛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不会再为我带来任何踢球的乐趣。”
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如果说辛吉斯、代斯勒好歹还曾经攀登到过职业生涯的顶峰的话,有的天才运动员还未盛开就已经凋谢,比如曾经被认为网球天赋不逊于莎拉波娃的捷克网球运动员瓦伊迪索娃。她15岁就杀入了WTA女子排名前一百,18岁就曾在两项大满贯赛事中杀入四强,世界排名上升至第7位。然而她又迅速陨落,排名跌到200。20岁那年,她宣布退役。而她一直受到腕伤的困扰。
中国也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最出名的大概是姚明,30岁是一个篮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他不得不告别。
当然,还有刘翔的田径前辈朱建华,在刘翔之前他是中国最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他16岁打破全国少年跳高纪录,18岁刷新了沉睡十年的亚洲跳高纪录。1983年-1984年,他三破世界纪录。朱建华的成绩与影响,使世界体坛为之震惊。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第一枚田径奖牌后,他一直困于伤病折磨,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25岁,朱建华在汉城奥运会后退役,始终没能实现奥运金牌梦。
临大赛或大赛中受伤很常见,10%奥运参赛者在训练或比赛中受伤
根据环球科学网的报道,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有某种程度的受伤风险,奥运比赛也不例外。虽然受伤率比一些职业运动如橄榄球和足球低,不过在奥运会期间,仍会有10%的参赛者在训练现场和实际比赛中受伤。而据挪威奥斯陆大学拉斯·恩格布赖特森有关运动伤害的研究报告,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总共有1055例受伤报告。伤病程度不一,包括程度严重的脚骨折、肩膀脱臼、跟腱断裂,到程度相对较轻的外伤,如关节扭伤和头部碰撞,等等。在训练中最有可能受伤的项目是乒乓球、网球、游泳、体操、沙滩排球、马术、现代五项和田径。
2008年12月,刘翔在休斯顿赫尔曼纪念医院进行了脚踝手术,手术共取出了3个钙化物质和1个骨刺。医生表示:“(这个病)就像鞋子里有一块石头去跑步一样……有这种伤的运动员还能成为精英运动员的很少很少。”事实上从06年开始,刘翔就一直伤病不断。而据央视记者冬日那介绍,在德国期间,刘翔进行了两枪连跑的大强度适应性训练。训练强度的增加,也导致了刘翔右脚跟腱老伤的复发。所以,虽然很无奈,但是刘翔遭受了和许多运动员一样的厄运。在伤病缠身、老伤复发的情况下去比赛,摔倒并非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