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吧 关注:45,412贴子:3,258,416

回复:泰州大剧院 肖雅 盘妻索妻 150元一张票 会有多少人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配戏的还只是舟山越剧团的,绝对不值这个价。在上海天蟾舞台演,一等票也只卖380元。


21楼2012-08-09 21:22
回复
    乞巧与供奉摩合罗到了明代,依旧很盛行。除了前朝那些乞巧法子外,又有所创新。〈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一种新的乞巧方法,即七月七日正午丢巧针。妇女晒一盆水,到中午时,由于灰尘杂物微粒落入水中,飘浮水面,水面结膜,取一枚针投入,针亦浮起,投针后水底之影,有呈云状,花状,鸟兽状,或呈鞋,剪刀,水茄影者,认为这就是得了巧。如果水底影像粗如棒槌,细如丝线或直如蜡烛,就认为是没有得巧。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及顾禄〈清嘉录〉中也记载了类似的乞巧方法。明末清初上相沿袭的。不过清代还有一种习俗,七夕前数日,在瓦盆里种上小麦,来祭祀牛女神,称之为“五生盆”,到了七夕之天,街上到处都卖“巧果”。



    


    IP属地:上海22楼2012-08-09 21:25
    回复
      2025-08-13 19:24: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你说的〈镜花缘〉的那个七夕情节,抱歉我不记得了。麻烦你自己去查查吧,别忘了查到后告诉我一声。
      另外,上面几楼的内容,不是我记忆好,是我手上有节日风俗的相关书籍,码字即可,所以不必夸我博闻强记,OK?


      IP属地:上海23楼2012-08-09 21:29
      收起回复
        顶一下,祝福泰州的戏迷看戏愉快!雅姐是最棒的!!


        IP属地:浙江24楼2012-08-10 11:56
        回复
          小端端:我想起来了,有一部弹词一定与七夕有关。你还记得《笔生花》下集中有一个情节吗,说的是姜府开宴,请女先儿唱弹词,唱的是《小金钱》,还说第一回似乎叫什么“陈月婵灵隐上香,牛女星银河双谪”。结果因为谢雪仙有出尘之心,所以对这种求子的桥段索然无味,才听了个开头就听不下去了,于是邀了几位姐妹一同逃席。我现在正是要说这部《小金钱》啊。
          《小金钱》是《大金钱》续作,《大金钱》主要说的是王文亮与陈氏姐妹的姻缘,其中又穿插了王文亮与李琼英隔世姻缘。《小金钱》说的是王文亮夫妇子媳的故事。王文亮与陈月婵婚后数年无子,月婵灵隐上香,惊动玉帝,赐牛郎织女下凡。牛郎投胎,就是后来的王景星了。(《再生缘》中丽君改装时说过这样的话“奴家既效柳卿云,君可能如王景星?”出典即在此了)而织女投胎,做了柳梦梅与杜丽娘的孙女,就是柳卿云了。因为当年柳家曾救助过落难的陈月婵,所以陈月婵当年曾拜杜丽娘为义母,如今两家先后生下一双儿女,御赐廿四枚金钱和碧玉蝉一对为聘,就订下姻亲。
          后来卿云随父母去柳州上任,时值疫起,除卿云外,全家皆亡。地方动荡,卿云以孤女身无力自保,只得改装冒名赶往京城,一路奇遇,到京城后又连捷高中,官居阁学。而王景星随父赶往边关抗金,凯旋回朝,官封新城伯。卿云在朝,势成骑虎,知不能隐瞒,只得金殿请罪,宋宁宗惜才,不以欺君罪论处,更封为女学士,并赐完婚。婚后不久,又有日本瑶枝公主无意中得到王景星当年所绘牛女像扇,因画中织女与已貌相似,又见画上题诗有“人言我貌牛郎似,”句,决意随日本入贡使者到中原寻访,后知景星为画扇之人,即奏明宁宗,宁宗亦赐婚。
          而王景星夫妇最终的结局却在《玉钏缘》中,王景星数立战功,累次升迁,最终升为世盛郡王,正妻柳云升为文藻元妃,次妻陆友琴、干离赛珠、瑶枝公主等,皆封列妃。夫妻百年之年,重归仙班。这就叫作“神仙也把凡尘恋,游戏人间走一回。”


          IP属地:上海25楼2012-08-10 2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