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尾山地车

软尾山地车(全避震山地车)
山地车,具有刚度大,行走灵活等特点,骑行时不必选择道路,无论街巷漫游还是休闲代步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骑车者可以在各种路面环境上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
山地车,车速一般有18速,21速,24速,27速以及30速的变速器,带有减震效果的前叉。
山地车种类其实很多,比如说有的山地车用的是硬尾车架,有的是软尾(全避震)车架,有的山地车前叉是油簧的,有的是气压的,有的是肩控带锁死带龟兔,有的是线控锁死带龟兔的。有的用V刹有的用碟刹(线碟或者油碟),不论配件怎么改变,它们都是山地车的一种!
山地车又分为五类:
1、普通越野XC
(Cross Country)
50%上坡、50%下坡: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中最轻便最实用的车型,因强度适中,可以追求轻量化。
2、双人竞速DS (Dual Slalom)
70%上坡、30%下坡:适合竞赛级的高强度越野,但造价过高,都在万元左右。
3、自由骑FR (Free Ride)
40%上坡、60%下坡:野地丛林里玩,也可以飞台阶,高强度要求,部分装备接近DH。
4、飞跃DJ (Dirt Jumping)
30%上坡、70%下坡:飞土包的车,腾越空中,需要很重的高强度车架,价格也不便宜。
5、速降DH (Down Hill)
0%上坡、100%下坡:从山顶以60公里/时的速度冲下,拥有巨长的双肩前避震器,需要高强度车架,一般造价在3-5万元左右,重心后移,不适合爬坡;又因重量过重,不适合一般的骑行越野。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山地车各大系统
一.车架
山地车骑着是否舒适,是否耐用,是否可以升级,关键在于你的车是否有好的车架。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无后避震车架):骑起来更舒适轻巧,价格相对会低一些。
全避震车架:更加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骑行,价格相对来说高一些,当然软尾车架对变速器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软尾车不像硬尾车,软尾车的后架子摆动较大位置容易变动,而硬尾车后架位置固定,相对对变速器的要求要低很多。
二.前叉
前叉是山地车部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硬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600-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车友们难以承受,就算用在自己的车上也是画蛇添足。 前叉的介质种类: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 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怎么拆叉换油?
⑷、油气叉:以空气为回弹介质,以震油为阻尼。
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
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

软尾山地车(全避震山地车)

山地车,具有刚度大,行走灵活等特点,骑行时不必选择道路,无论街巷漫游还是休闲代步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骑车者可以在各种路面环境上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
山地车,车速一般有18速,21速,24速,27速以及30速的变速器,带有减震效果的前叉。
山地车种类其实很多,比如说有的山地车用的是硬尾车架,有的是软尾(全避震)车架,有的山地车前叉是油簧的,有的是气压的,有的是肩控带锁死带龟兔,有的是线控锁死带龟兔的。有的用V刹有的用碟刹(线碟或者油碟),不论配件怎么改变,它们都是山地车的一种!
山地车又分为五类:
1、普通越野XC
(Cross Country)
50%上坡、50%下坡: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中最轻便最实用的车型,因强度适中,可以追求轻量化。
2、双人竞速DS (Dual Slalom)
70%上坡、30%下坡:适合竞赛级的高强度越野,但造价过高,都在万元左右。
3、自由骑FR (Free Ride)
40%上坡、60%下坡:野地丛林里玩,也可以飞台阶,高强度要求,部分装备接近DH。
4、飞跃DJ (Dirt Jumping)
30%上坡、70%下坡:飞土包的车,腾越空中,需要很重的高强度车架,价格也不便宜。
5、速降DH (Down Hill)
0%上坡、100%下坡:从山顶以60公里/时的速度冲下,拥有巨长的双肩前避震器,需要高强度车架,一般造价在3-5万元左右,重心后移,不适合爬坡;又因重量过重,不适合一般的骑行越野。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山地车各大系统
一.车架
山地车骑着是否舒适,是否耐用,是否可以升级,关键在于你的车是否有好的车架。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无后避震车架):骑起来更舒适轻巧,价格相对会低一些。
全避震车架:更加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骑行,价格相对来说高一些,当然软尾车架对变速器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软尾车不像硬尾车,软尾车的后架子摆动较大位置容易变动,而硬尾车后架位置固定,相对对变速器的要求要低很多。
二.前叉
前叉是山地车部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硬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600-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车友们难以承受,就算用在自己的车上也是画蛇添足。 前叉的介质种类: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 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怎么拆叉换油?
⑷、油气叉:以空气为回弹介质,以震油为阻尼。
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
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