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吧 关注:859,342贴子:29,823,889
  • 13回复贴,共1

骑自行车的技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给毛8这个混蛋吧 天天骗回复


1楼2012-07-29 22:27回复
    新人的骑行道路总是那么慢长,因此,就要有正确的骑行方法.
    骑行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骑行其间,每一脚都是很有学问的,根据人体的结构,有了很多的骑行训练方法,比如:用脚尖的力量蹬踏,脚跟蹬踏,脚心蹬踏等等,这些都是不对的.如果真的练好车上工夫的话,就要有很好的蹬踏方式,具环法 自行车 蹬踏方式一则:最有效的,也是最能得到锻炼的蹬踏方式是利用脚踝的上下摆动,带动脚的 运动 ,用脚趾和脚心的中部位置,这样就可以做到很好的锻炼,对自己的身体也不会有伤害,是新手练习的好方法.
    在蹬踏频率上,也是很讲究的,节奏直接会影响你在比赛和运动是的体力消耗的,尤其是在比赛时,更是值得注意的,那也是很难把握的,那怎么才能更好的把握好骑行蹬踏的频率呢?
    根据 中国 自行车协会说明,最好的蹬踏频率是每分钟70~80下为最好 .
    还有在 爬坡 的时候蹬踏频率更是重要,实际爬破的时候所消耗体能是最大的,至于频率更是重要,那最恰当的磴踏频率是怎样的呢?
    最好的爬坡频率是每分钟50~65下是最为好的,既节省体力,还会有很快的速度.
    自行车爬坡轻快的技巧(转贴)
    良好的姿势  让你爬得更轻松!在力量还未完全建立之前,一切从正确的姿势从头开始,还会让你在爬坡时更快更轻松,头部必须能抬起看前方的路况,切忌将头低下的"埋头苦干",不但会有安全问题,也会影响到你的呼吸顺畅。
      腹部  爬坡时腹部的出力并不明显,但实际上腹部扮演着支撑的角色,就是当爬坡时腹部两侧有绷住的感觉,这就是腹部在支撑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时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骑士在爬坡站姿时的平衡反应较差,应该以仰卧起、后仰伸展来补强此区域的力量。
      座位  在适当的座垫高度前提之下,找到座垫前后位置以及座垫翘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垫前后端呈水平为基准,以座垫凹下的鞍部支符合骑士的股部,但每个品牌的坐垫凹下的程度并不同,也是要合用者支适应。
      膝盖  爬坡踩踏时尽量以膝盖靠近上管的姿势踩踏,这样一来在下动作时才能够利用到大腿及股外侧的肌肉,如果你习惯将膝盖在踩踏时远离 车架 ,无疑是在浪费你的力量。
      手掌  当你爬坡时以站姿骑乘时,手掌的位置应该压在煞车把手上会比较轻松,想要像Pantani一般的握下把站姿爬坡前进并不容易,因为重心向前时更响的腰背部受力更大,加上头部的角度让呼吸敢不容易,迷招只有在攻击时比较用的上。
      站姿  使用站姿骑乘爬坡的目的在几个:1.坡度变陡时2.攻击你的对手3.变换让其他肌肉放松;想像你是在 单车 上跑步一般,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开始下啃至底部死黠之后,也必须注意到上拉时也要出力以维持平衡,这是与跑步最大的不同点。
      背部  保持背部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侧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无法让背部自变成平坦,那么你可能选了一台太小的车架或太短的龙头。
      胸部  保持胸部不在紧缩的情况,就如同你上下楼梯时一般自然,紧缩的胸部会因为扰乱横隔膜而影响到呼吸,使得能量转换的效率降低。
      手肘  保持手肘略为弯曲,当腿部向前出力时,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后拉同时出力,这会让你的全身同时有效率的作动;站姿踩踏时,手拉的动作变成往后上方,并且配合脚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单边轮流出力。
      **  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并且延伸至大腿后肌,以坐姿爬坡时若能运用到此处的肌肉便会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觉是与你由椅子上仅靠腿部力量准备站起来时的感觉类似,在单车上要作到这样的出力则必须注意到回转后勾的动作,但必须配合坐垫高,以免伤及脚后跟的肌腱。
        事实上,爬坡的训练是没有秘诀的,但单车在爬坡的路段是考验实力最佳的时刻,在爬坡时,每个骑乘者的条件等于平等,选手的力量、心肺功能在此表露无遗,而爬坡骑程的训练过程中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更是必须按步就班的去建立,这与使用齿轮比的轻或重、踩踏回转的快或慢、训练路线的陡或缓……,都有着绝大的影响关系,但是在爬坡时利用以上身体的十个部位作为检测,能够帮助你的骑乘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基础。
    


    2楼2012-07-29 22:28
    回复
      2025-08-12 16:36: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会 骑车
        骑单车并非难事,但学会正确地骑单车却并非易事。在平时骑车时主动地训练自己,改正一些错误的动作,会使你减少疲累和不适,更加轻松地完成旅程。
        首先应掌握正确的姿势:
        上体前倾,躯干向上躬起,头部稍向前伸。双手有力地握住车把,两臂自然弯曲,支撑住上体。**稳定地坐在车座上。两腿作100-170度左右的蹬踏循环,通过脚部把力量传到脚踏板,动作要顺滑有力。
        掌握正确的姿势必须正确处理好人车关系,要根据自身生理结构即腿长、臂长、肩宽、躯干长度来选择和调整车架、车座、车把。
        车架的高低由腿长决定,长度由臂长加躯干长度决定。
        车座的高度可按以下方法决定:稳定地坐在车座上,当脚蹬在最低点时用脚后跟踩住,此时腿应刚好伸直,既不弯曲也不蹦直。车座前后和俯仰角的调整由整个身体结构决定,以舒适为准。调整好的车座应使你骑在车上,当曲柄与地面平行时膝关节与脚踏应在一条铅垂线上,在蹬踏最低点时腿部应稍有弯曲。
        车把不应太窄,窄于肩会挤压胸部,应与肩大体一致。
        当你确定了你的单车结构并正确调整后,经过一段 时间 的适应,如果你觉得很舒适,最好就不要轻易变动了。
        其次要学会正确的蹬踏技术:
        蹬踏时蹬踏脚的用力方向应尽量与脚踏板运动圆周的切线方向一致,在进入蹬踏的时候应逐渐加力,在曲柄与地面平行时力量加到最大,再向下时力量逐渐减小。通过最低点后脚腕和腿部开始放松,并且顺滑放松地到达最高点,再进入用力阶段。整个循环中两腿不要左右晃动,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长途旅行时应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蹬踏,并掌握好节奏,以使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不要用你承受不了的高齿轮比骑行,也不要频繁地变换齿轮比。
      最后提醒你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集体出行时,如果你想节省体力,请尾随在别人后面,这样你前面的人所形成的涡流会牵引你前行,使你能节省20%-30%的体力,这也正是专业选手爱跟在别人后面的原因。
        在遇到较小的上坡时,上坡前进行加速,利用冲力快速地爬上去,可以在最后阶段使用站立式骑行。较长的上坡或山路需要你平均分配体力,保持匀速,不要急于向上冲,这样会使你过早地进入疲劳期。齿轮比要提前改变,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如果你觉得很累,不妨下车走上一段,使肌肉放松一下。
        下很长和很陡的坡时,先把车座放低些,这样会比较安全。刹车不要过猛,前后同时进行刹车,单独使用前刹会把人向前抛出,单独使用后刹会使单车打转,把人向两边甩出。
        长途旅行最好给单车装一个后架来放置行李,长时间的骑行即使背上一个很小的包也会让你苦不堪言。
      平衡
        初学骑车者就象被铆死在车中间一样。实际的关系其实更象一个坏家伙在火车顶上向西走。火车车前进时,他会跑到车的前面,后面,又或者只呆中间。当然,他的移动不会影响火车的行进,他还没有足够的重量改变车的运动。可是,如果把这身体放在一辆自行车上,你看看会有什么发生。
        提高你在脚踏车上平衡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学会来个“定车”,也就是说你看上去只是很酷地在钉在原地。下面是掌握这个重要技巧的六个步骤。
        1.放松地骑行,当车溜至差不多停下来或轻刹前闸时,(轻轻抓住手把,肘部和膝盖弯曲),哪样感觉都很轻松自在。带些微倾斜的地面上更是最好的练习场地。
        2.用你一只“好脚”放在前面,保持两脚踏的水平(就象钟表里3点和9点的位置),好脚就是你喜欢的那只脚,通常和你喜欢的手是同一边的,但并非总这样。如果不太确定,就想想当你……滑行的时候哪只脚会自动地放前面,那就是你的好脚。用这只脚轻轻地给脚踏加力——刚好能让车子前进就够了。
        3.同时,死死捏住前闸阻止前进的动作。
        4.与此同时同时,转动你的前轮偏向你“好脚”的那边。刚开始也许会过度转向,放心,只需有足够的角度让车子保持平衡就行了,你将会感觉到那个平衡点的位置。
      


      3楼2012-07-29 22:28
      回复
          5.在所有这些力量下保持平衡。你竭力让自己在前进与跌落之间保持悬浮状态,就象在等量练习中肌肉组织互相抗争却不移动。
          6.假如你开始往好脚那边掉了,就直直地转动车轮并松开车闸和脚踏。这会轻微地释去你的自重(有时是车的)并重获平衡。如果你开始往另一个方向掉,则更要重压脚踏,死捏车闸,这能变为你向前的力量。
          就这么多了。当自我感觉不错的时候你可以移师平地,这样能学习怎样用你的膝盖保持平衡。如果没有这些,即使你骑过自行车车也很难明白,别指望能在头二三十次的尝试中静止很长时间。
          ——当你试着在停滞中保持平衡时,本能地会盯着手把前后动,这很糟糕,会造成一些称之为掌舵不稳的后果。相反,把你的脑袋和胳膊侧向一边控制车子,会得到一些称之为爽的效果。
          ——典型的车上重量分配:身体百分之六十在后部,百分之四十在前部。这种安排在大部分情形下能最好地推进和牵引。
        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
          上、下坡骑行技术是 公路 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上坡骑行技术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二)下坡骑行技术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
        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刹车的技巧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
        (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刹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刹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 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刹车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刹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刹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刹车的


        4楼2012-07-29 22:28
        收起回复
          5L


          5楼2012-07-29 22:28
          回复
            6L


            6楼2012-07-29 22:28
            回复
              @骑士V8


              7楼2012-07-29 22:28
              回复
                毛啊毛 出现吧


                8楼2012-07-29 22:29
                回复
                  2025-08-12 16:3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顶顶尼


                  9楼2012-07-29 22:29
                  收起回复
                    马桶男.........


                    10楼2012-07-29 22:31
                    回复
                      好吧 出处是来自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


                      14楼2012-07-29 22:43
                      收起回复
                        你看那花儿都谢了


                        15楼2012-07-29 22:51
                        回复
                          不知道可不可以申精


                          20楼2012-07-29 23:16
                          收起回复
                            秘籍: 最好先练力 再练踏频 最后再练呼吸


                            27楼2012-07-31 09: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