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大也呆了一个学期,说实话,当初来这个学校是很糊涂的,刚来时只觉得一切都那么刺眼那么不合我心,我的梦想,不属于这片土地.可是五个月下来,我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开始慢慢喜欢上这个依山傍湖的美丽校园.
武汉大学最著名的是它如画般的风景,徜徉校园,绿树如荫,那些树或巨大,或纤弱,或古朴,或诡奇!
春天,樱园用那华美的樱花迎接四方游客;
秋天,枫园用那火红的枫叶点燃山水武大;
冬天,梅园用那沁人的清香熏染诗样武大!
说到学科特点,武大属于基础类学科比较雄厚,但向上分化的二级学科相对薄弱,我这里说的只是大部分的学科,还有一些二级学科比方说分析化学是全国第一.排名比较靠前的有口腔医学,法学,测绘科学,水利水电,哲学,经管等.这里我要重点推荐一下我们武大的测绘科学,亚洲第一,世界三强!今年武大的一位学子在南极洲又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重新测定了极点冰盖的厚度!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 36 个院系以及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武汉大学现有 108 个本科专业,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享誉海内外, 20 个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8 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197 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72 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还设立有 23 个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珞珈山上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3400 余人,其中正副教授 2100 余人,有 4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8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位欧亚科学院院士、 8 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和 4 位“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年来,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展露才华,担当起武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再铸辉煌的历史重任。
武汉大学综合科研实力十分雄厚,拥有 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 8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 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 7 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 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 1 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优良的学术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推动武汉大学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显著,学术影响日益深远。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到处都留下了武大学人的身影和印记。学校先后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抗 SARS 多肽药物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杂交稻、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跨学科的 SARS 对策研究等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标志性成果。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武汉大学最著名的是它如画般的风景,徜徉校园,绿树如荫,那些树或巨大,或纤弱,或古朴,或诡奇!
春天,樱园用那华美的樱花迎接四方游客;
秋天,枫园用那火红的枫叶点燃山水武大;
冬天,梅园用那沁人的清香熏染诗样武大!
说到学科特点,武大属于基础类学科比较雄厚,但向上分化的二级学科相对薄弱,我这里说的只是大部分的学科,还有一些二级学科比方说分析化学是全国第一.排名比较靠前的有口腔医学,法学,测绘科学,水利水电,哲学,经管等.这里我要重点推荐一下我们武大的测绘科学,亚洲第一,世界三强!今年武大的一位学子在南极洲又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重新测定了极点冰盖的厚度!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 36 个院系以及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武汉大学现有 108 个本科专业,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享誉海内外, 20 个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8 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197 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72 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还设立有 23 个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珞珈山上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3400 余人,其中正副教授 2100 余人,有 4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8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位欧亚科学院院士、 8 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和 4 位“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年来,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展露才华,担当起武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再铸辉煌的历史重任。
武汉大学综合科研实力十分雄厚,拥有 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 8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 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 7 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 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 1 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优良的学术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推动武汉大学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显著,学术影响日益深远。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到处都留下了武大学人的身影和印记。学校先后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抗 SARS 多肽药物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杂交稻、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跨学科的 SARS 对策研究等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标志性成果。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