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吧 关注:903,927贴子:9,555,858

呵呵,今天我去燕尾港了,看到了灌河入海口,我要写一篇见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是上小学一年级,去过一次燕尾港.多少年了,时常有一种重返燕尾港的念头,趁着春节放假,今天,我又重温了儿时的旧梦.有一种兴奋,有着一种期待,燕尾港啊,相隔十多年后,我来了,带复杂的心情,我要把沿途的见闻写出来,不妥之处,请连云港吧的网友指正.(1)


1楼2007-02-20 19:08回复
    儿时,那一次去燕尾港,是父亲带着我,从灌云乘车去燕尾港.那时也就七岁,沿途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长大后,这次要真要去燕尾港,还能走灌云绕道去吗?从市区应当有直达燕尾港的客车,上午10:20,在捷安快客站坐上了去燕尾港方向的客车,说真的,这个线路的车辆不敢恭维,又旧又破座位间距非常小,坐在上十分不舒服.但是一想到马上就要去燕尾港了,也就忘记了客车的简陋;沿途还要穿过云台山.(2)


    6楼2007-02-20 19:50
    回复
      2025-11-15 05:0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客车在下了宋跳立交桥后,沿着新墟公路东行.在冬日的阳光中,家家户户门前贴着大红的春联,沿山而居的村庄,二层小楼错落有秩.从中也看出居民的富足,云台山脉分为前云台山和后云台山,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座落在两座山脉的中间,地势平缓也是一个天然的出口.是市区通往山南腹地的必经之处.连徐高速也是从山南经此通向港口.开发区北面是台北盐场南面是台南盐场.盐业是连云港地域有特点行业,淮北的盐场也是连云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兴盛了几百年.从开发区一直到燕尾港,一路都是盐田.(3)


      8楼2007-02-20 22:49
      回复
        车上坐满去板桥徐圩灌西和燕尾港的乘客,走这条路线,我还是第一次,心里还是充满了期待,但愿路上有不一般的风景.在进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眼前的入区一些企业的气势上,令人耳目一新.这个开发区应当是84年兴建的国家级开发区,成效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规模太小.以开发区为中心,以板桥燕尾港堆沟港为南轴线.这一片是东部城区灌云灌南的沿海区域,也是连云港发展的重点,板桥是东部城区幅射的带动南翼第一站(4)


        10楼2007-02-20 23:18
        回复
          板桥的街道在山脚下,比较狭窄.沿街的一些房屋正在拆除.这里号称"紫菜之乡",公路两旁遍布着许多紫菜加工厂.车子在不经意之间,驶出了连绵的云台山,眼前是一马平川的盐田.这就是台南盐场,道路右侧的盐田已经被大面积的抛填上石块,有几公里长,作为板桥工业园的招商引资的场地.(5)


          11楼2007-02-20 23:48
          回复
            对不起,各位盐场的网友了,这里,用"荒凉"来形容盐场的空旷和原生态.没有树木没有花草,盐碱地不适合出树木,即使有的地段碱性弱一些,树木也长不粗,也长不大.满眼都是盐田,盐埂上长着盐蒿.稀疏的人家,在盐滩上有一些规模不大的居民点,路道也稀少.出门交通工具也少.子女上学文化生活也成问题.为国家做的贡献太多,自己生活的环境太差.许多盐田改成了鱼塘,盐业生产前景并不看好,把盐田改为工业用地,不失为明智之举.(6)


            12楼2007-02-21 00:13
            回复
              多少年没有去,就是想去看看,没有其它原因.


              14楼2007-02-21 00:21
              回复
                从车窗四边望去,大地还没有从冬眠中醒来。盐田的冬天也是水鸟的天堂。连云港海岸线在云台山的南端,特色明显。是沿海湿地的组成部分,这里远离城镇人烟稀少,大面程的滩涂和水面。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越冬和栖息的场所。连绵几十米或几百米的水面,有白鹭、灰鹭、海鸥、野鸭和许多不知名的水鸟。在荒凉的湿地上,时而有飞起水禽,使人感到一种生态原野的美(7)


                18楼2007-02-21 16:03
                回复
                  2025-11-15 04:55: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沿线的盐池旁,堆放着用塑料薄膜罩住的货物,可能是收获的海盐。这个时候已不是产盐的季节,盐田很象水稻田,一个个分割好的方块,这是产盐的的“田地”。每当烈日炎炎的夏季,盐工们把海水引进盐池里,经过太阳日晒蒸发,海水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食盐时,我们真要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造物主的神奇的魔力(8)


                  20楼2007-02-21 16:27
                  回复
                    在台南和徐圩盐场,看到了一些水库和长长的盐渠,除了靠近路边的集中居民点(如场部,工区所在地),还有许多盐工分散地住在盐池的周边.家家的房屋上都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这些分散的居民,淡水是如何供应的?
                    盐场近些年,原盐的销路出现了滞销,不少盐田改成了鱼塘和对虾塘,盐场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以制盐为主的格局已经打破,淮盐的火爆销售局面青山不再依旧((9)


                    22楼2007-02-21 16:54
                    回复
                      淮盐的滞销,八大盐场的效益直线下滑.连云港境内有青口台北台南徐圩和灌西盐场,淮盐的主产区几乎都集中在连云港.这些盐场分布北起赣榆南至灌云的海岸线上,曾经是连云港地方利税的支柱,现变成了发展的瓶颈.对盐田改造成临港产业用地,可以缓解开发用地的矛盾,同时对盐场产业结构进行调理,加快板桥的开发,也是盐田变为工业用地的重头戏.
                      (10)


                      23楼2007-02-21 20:14
                      回复
                        盐场的公路等级太低,有的地段比乡村公路还有差.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好,也跟道路不畅有关系.呵呵.谁愿意到这茫茫的盐碱滩来了?在车子的颠簸中,又到了一个叫"东山"的居民点.东山呈东西走向,山体估计也就有70多米高,表面是一层土.岩层部分也能看得出,山上稀疏种植一些树木.方圆多少里,能有这座小山,也是令人惊奇的.在这座小山脚下,一条通向大海的小河,此时正在退潮,河体里的淤泥散发出的海腥味,告诉我们大海就在不远处.(11)


                        24楼2007-02-21 20:48
                        回复
                          目送远去的东山,此时,好象进入了灌云境内.不再是一望无际的盐田,这里地势低洼,河堤岸种植一排排白杨树,民居比较分散,房屋的外观简朴.这里远离城镇,建房的材料运输也是一个问题.水网密集路道纵横交错,虽在乡下,但是过节的年味十分浓厚,看到了家家户户贴上大红春联。(12


                          27楼2007-02-21 21:21
                          回复
                            在农田和盐田相邻的区域,防风林带里是一片片麦田,小麦在立春之后,麦苗已经返青.盐碱地变成农田,有了灌溉系统.农田连成一片的地方,是一个大型的劳改农场------五图河农场.一个神秘的场所,1952年建成的国营农场.(13)


                            29楼2007-02-22 08:39
                            回复
                              2025-11-15 04:49: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这白茫茫的盐碱地里,开垦长满芦苇的荒滩,当时的劳改工作的干部和服刑的罪犯,硬是在用双手和机械把这不毛之地,变成了数万亩的良田.为刚刚成立的共和国,输送了大量的粮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也非常辛勤.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活动场所,生活之贫乏.就是现在看看这里,也觉的苍凉(15)


                              31楼2007-02-22 1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