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成为濮阳名片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处处演杂技,人人有一手”。在濮阳市华龙区东北庄这个杂技专业村,60%以上的群众从事杂技产业,杂技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44.8%。
  濮阳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与河北吴桥并称“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濮阳杂技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以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著称。目前,全市建有杂技专门培训学校3所,其中濮阳杂技艺术学校累计培养杂技人才3000多人,学员遍布国内外30多家知名杂技表演团体;创作的以《腾空飞杠》、《高原童话——独轮车技》等为代表的精品杂技节目,荣获国际、国内大奖100余项;先后培育出濮阳市杂技团、华晨杂技集团、豪艺杂技集团等多个现代杂技企业;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张家界等地的杂技晚会,都有濮阳杂技的身影。濮阳市杂技团体先后100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广泛赞誉……濮阳杂技从最初的鲜为人知到如今的家喻户晓,已由街头杂耍成长为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朝阳产业,成为濮阳乃至河南的重要文化名片。
  濮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景涛告诉记者,近年来,濮阳市积极实施园区带动、项目推动和投入拉动战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特别是杂技资源优势,多渠道培育市场,在全市初步形成以杂技为龙头,多方位竞相发展的产业体系。如今,濮阳市共有各类杂技团体3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演出足迹遍布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