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按文法写文章,正如今人不按语法来说话一样,除熟能生巧外,主要是语(文)法早已蕴涵在汉语的语言文字之中。不需特意去学,也能运用自如。
“既其出”,完全合乎古文文法,关键在“其”字。“其”的第一释义为:回指上文提及的事物及人。将短句向前后延伸:“予与四人拥火而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倶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前后一共五个“其”字。前三个“其”字都是指进洞的五个人,第四个“其”字指的是说“不出火且尽”那个人,而第五个“其”字指的却是自己。汉语文字就是这么奇妙!
“纵一苇之所如”,也合乎古文文法。赋是讲究对仗的,下句是:凌万顷之茫然。纵对凌,一苇对万顷,所如对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