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ul.sohu.com/20120716/n348230633.shtml
崔曼莉
电视剧《浮沉》首轮热播,已于前天结束。虽然跌宕起伏的剧情已经走向尾声,但媒体和网友、观众对《浮沉》的关注依旧持续火热。《浮沉》原著作者到底是崔曼莉还是编剧鲍鲸鲸,在微博引发热议。起因是东北某日报等多家媒体在采访这个大学毕业只上过一个月班的80后编剧鲍鲸鲸后,均发表了“鲍鲸鲸23岁写《浮沉》”之类的报道,网友的热议和指责,鲍鲸鲸的沉默,让《浮沉》小说原作者崔曼莉不得不出来澄清:“玩弄语言游戏并利用宣传,把‘改编作品’说成‘写作品’,作家的文学原创,是否需要一个基本尊重。”昨日,崔曼莉赶往苏州参加活动,途经家乡南京,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小说和电视剧版《浮沉》是两回事
扬子晚报记者:《浮沉》电视剧上映后,作为原著作者,多家媒体要采访你,而你一直拒绝,出于怎样的考虑?
崔曼莉:我是《浮沉》小说原著作者,小说重点是文学,电视剧有电视剧自己的市场与艺术考量,在我的理解中,这完全是两回事,凡由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必然会有改编成功与失败的争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从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到现在已经十年,这十年中我创作了中短篇小说十余万字,长篇小说四部,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写作,而不是寻求热点,包装与炒作自己,这是我为人为文的基本态度。这次自然也不例外。虽然电视剧《浮沉》是改编自我的小说,但电视剧工作是由制片方、导演、编剧、演员等众人多方合作的结果,理应多多宣传他们,作为原著作者,我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扬子晚报记者:近日“鲍鲸鲸23岁写《浮沉》”,如何“历尽艰难和辛苦”,靠的是“想象力”的相关报道持续不断,不少网友质疑电视剧并非改编自小说,而是编剧原创,甚至有人认定《浮沉》作者就是鲍鲸鲸,对你是否构成伤害?
崔曼莉:这的确引起了很多误会,也给我带来不小的压力。看书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迟迟不愿在媒体亮相,不仅加剧了众多质疑,也给我和我的出版方以及亲朋好友带来尴尬。在我看来,编剧改编小说不容易,确实要付出很多辛苦,对于她的劳动我表示尊重,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能依靠文字游戏任意歪曲,改编作品就是改编作品,不是写作品,编剧就是编剧,不是原著作者,更不能在媒体上如此公开宣传,应对原著作者持有基本的尊重。写作是非常辛苦的,如果我不出面澄清,可能对我个人影响不大,因为电视剧的播出毕竟时间短暂,而出版物的销售是长期的,无论文学在这个社会多么的不热闹,也必须被尊重,写作者的基本权益同样应受到尊重。
我保持沉默是出于对年轻编剧的爱护
扬子晚报记者:对于《浮沉》原著权之争,你始终保持沉默,持“不关注,不评论”的态度,为何现在又要回应?
崔曼莉:我保持沉默的原因出自对年轻编剧的爱护,年轻人渴望成功我能理解。同时,我也担心是媒体的放大,但看到报道明确标明是邮件采访,邮件采访是指被采访者通过书面回答记者提问,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鲍鲸鲸无论在媒体还是私下,对我个人都没有任何澄清和解释。但是,我同时也想强调,不管是我原创小说,还是鲍鲸鲸改编我的小说,都很辛苦,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这次只是媒体的不实报道,那么我的澄清不光是为了我自己,也是替鲍鲸鲸澄清,避免对各方引起伤害。我想说明的是,此事无关清名,无关个人恩怨。需要申明的时候一定要申明。人如果不尊重自己的专业是难以想象的。
扬子晚报记者:作家徐坤微博上表示:《浮沉》是优秀小说家崔曼莉原创。呼吁大家保护原创,你认为她是暗中力挺你吗?
崔曼莉:徐坤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我上次见到她还是两年以前,谢谢她的仗义执言,我想如何鼓励原创,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这不是哪个人的私事,任何人都可以出来发表观点。因为原创的活力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创也非常辛苦,需要天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不见得能获取最大的利益,如果对这样的人和事不加以鼓励,而去宣传和提倡所谓的成功捷径,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徐坤这样做,说明她对此事具有清晰的洞察力以及拥有一个作家的责任感。
崔曼莉
电视剧《浮沉》首轮热播,已于前天结束。虽然跌宕起伏的剧情已经走向尾声,但媒体和网友、观众对《浮沉》的关注依旧持续火热。《浮沉》原著作者到底是崔曼莉还是编剧鲍鲸鲸,在微博引发热议。起因是东北某日报等多家媒体在采访这个大学毕业只上过一个月班的80后编剧鲍鲸鲸后,均发表了“鲍鲸鲸23岁写《浮沉》”之类的报道,网友的热议和指责,鲍鲸鲸的沉默,让《浮沉》小说原作者崔曼莉不得不出来澄清:“玩弄语言游戏并利用宣传,把‘改编作品’说成‘写作品’,作家的文学原创,是否需要一个基本尊重。”昨日,崔曼莉赶往苏州参加活动,途经家乡南京,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小说和电视剧版《浮沉》是两回事
扬子晚报记者:《浮沉》电视剧上映后,作为原著作者,多家媒体要采访你,而你一直拒绝,出于怎样的考虑?
崔曼莉:我是《浮沉》小说原著作者,小说重点是文学,电视剧有电视剧自己的市场与艺术考量,在我的理解中,这完全是两回事,凡由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必然会有改编成功与失败的争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从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到现在已经十年,这十年中我创作了中短篇小说十余万字,长篇小说四部,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写作,而不是寻求热点,包装与炒作自己,这是我为人为文的基本态度。这次自然也不例外。虽然电视剧《浮沉》是改编自我的小说,但电视剧工作是由制片方、导演、编剧、演员等众人多方合作的结果,理应多多宣传他们,作为原著作者,我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扬子晚报记者:近日“鲍鲸鲸23岁写《浮沉》”,如何“历尽艰难和辛苦”,靠的是“想象力”的相关报道持续不断,不少网友质疑电视剧并非改编自小说,而是编剧原创,甚至有人认定《浮沉》作者就是鲍鲸鲸,对你是否构成伤害?
崔曼莉:这的确引起了很多误会,也给我带来不小的压力。看书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迟迟不愿在媒体亮相,不仅加剧了众多质疑,也给我和我的出版方以及亲朋好友带来尴尬。在我看来,编剧改编小说不容易,确实要付出很多辛苦,对于她的劳动我表示尊重,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能依靠文字游戏任意歪曲,改编作品就是改编作品,不是写作品,编剧就是编剧,不是原著作者,更不能在媒体上如此公开宣传,应对原著作者持有基本的尊重。写作是非常辛苦的,如果我不出面澄清,可能对我个人影响不大,因为电视剧的播出毕竟时间短暂,而出版物的销售是长期的,无论文学在这个社会多么的不热闹,也必须被尊重,写作者的基本权益同样应受到尊重。
我保持沉默是出于对年轻编剧的爱护
扬子晚报记者:对于《浮沉》原著权之争,你始终保持沉默,持“不关注,不评论”的态度,为何现在又要回应?
崔曼莉:我保持沉默的原因出自对年轻编剧的爱护,年轻人渴望成功我能理解。同时,我也担心是媒体的放大,但看到报道明确标明是邮件采访,邮件采访是指被采访者通过书面回答记者提问,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鲍鲸鲸无论在媒体还是私下,对我个人都没有任何澄清和解释。但是,我同时也想强调,不管是我原创小说,还是鲍鲸鲸改编我的小说,都很辛苦,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这次只是媒体的不实报道,那么我的澄清不光是为了我自己,也是替鲍鲸鲸澄清,避免对各方引起伤害。我想说明的是,此事无关清名,无关个人恩怨。需要申明的时候一定要申明。人如果不尊重自己的专业是难以想象的。
扬子晚报记者:作家徐坤微博上表示:《浮沉》是优秀小说家崔曼莉原创。呼吁大家保护原创,你认为她是暗中力挺你吗?
崔曼莉:徐坤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我上次见到她还是两年以前,谢谢她的仗义执言,我想如何鼓励原创,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这不是哪个人的私事,任何人都可以出来发表观点。因为原创的活力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创也非常辛苦,需要天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不见得能获取最大的利益,如果对这样的人和事不加以鼓励,而去宣传和提倡所谓的成功捷径,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徐坤这样做,说明她对此事具有清晰的洞察力以及拥有一个作家的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