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 关注:56,518贴子:429,021

回复:【教程】七言绝句56种作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穆卿寒


17楼2012-07-16 11:05
回复
     第15法:
    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如宋项安世《夜雨》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清何绍基《无园种菜》
      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
      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


    19楼2012-07-16 11:06
    回复
      2025-09-04 11:02: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16法:
      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如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
        何如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20楼2012-07-16 11:07
      回复
        ??何如薄幸锦衣郎???


        21楼2012-07-16 11:07
        回复
          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党怀英《立春》
            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
            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


          23楼2012-07-16 11:07
          回复
            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王涯《塞下曲》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清孙原湘《蕉窗听雨图吕生乞题》
              滴尽残窗碎雨声,破人秋梦到天明。
              不知一夜诗情好,转在潇潇叶上生。
                


            24楼2012-07-16 11:08
            回复
              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如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明田僧《题福教寺诗》
                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烟笼白塔低。
                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


              25楼2012-07-16 11:08
              回复
                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如唐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宋邵雍《天津感事》
                  阳乌西区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26楼2012-07-16 11:08
                回复
                  2025-09-04 10:5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偶尔去拜访那位老神仙一样的书法家,总是肃然起敬,而人家也比较和蔼,对于声律启蒙,也是拜老爷子所赐。


                  27楼2012-07-16 11:09
                  回复
                     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如唐李商隐《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清周准《蝴蝶词》
                      万花谷里逐芳尘,自爱翩跹粉泽新。
                      多少繁华任意恋,不知只是梦中身。
                        


                    28楼2012-07-16 11:09
                    回复
                      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如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若个:谁,那个)
                      唐张继《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29楼2012-07-16 11:09
                      回复
                        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如宋俞桂《溪流》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
                          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30楼2012-07-16 11:10
                        回复
                          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如宋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金刘昂《吊李仲坦》
                            文章巧与世相违,身后新恩事已非。
                            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番春雨绿如衣。


                          31楼2012-07-16 11:10
                          回复
                             第27法:
                            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如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明解缙《赴广西别甥彭雪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33楼2012-07-16 11:10
                            回复
                              2025-09-04 10:50: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28法:
                              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如明张羽《题陶处士象》
                                五儿长大翟卿贤,彭泽归来只醉眠。
                                篱下黄花门外柳,风光不似义熙前。
                              明龚诩《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34楼2012-07-16 1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