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吧 关注:1,001,076贴子:18,753,042
  • 3回复贴,共1
杨度(1874年—1931年)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特的政治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同时也是一名著名书法家,尤其是他学习颜真卿行书大有成效。


1楼2012-07-15 18:07回复
    后来因为时局的变化,杨度对新学也开始感兴趣。光绪戊戌年(1898年),湖南新政,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梁启超在长沙办时务学堂,蔡锷(艮寅)、刘揆一、杨度同在一起听课、讨论国事。


    3楼2012-07-15 18:10
    回复
      2025-11-22 14:58: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杨度晚年在上海认识了杜月笙,杜对杨很敬重。杨度在当时法租界住的小洋房就是杜月笙的。杨度对当时上海小报说他是杜月笙的徒弟不以为然,说:“我一没递过帖子,二没点过香烛,我称他杜先生,他叫我皙子兄,老实说,我不是青帮,只是清客而已。”1931年6月杜月笙在浦东的家祠落成,杨度写了一篇《杜氏家祠记》,请郑孝胥书写,作为他们两人的贺礼;此外,杨度还写了一篇《杜氏家祠落成颂》,勒石立碑。杜月笙十分依重杨度,请其担任落成典礼文书处主任,杨度感恩知遇,在人来客往,川流不息的办事处,他朝夕忙碌,事必躬亲,很为朋友尽责;杜月笙也很关心杨度,知他鸦片瘾奇大,特嘱人预备一副烟具,一张烟榻,好让其忙中过瘾。但终究近六十岁的年龄,又有肺病、胃病在身,杨度忙累之后,旧病复发,回家两个多月后,便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了(1931年)。逝世后安葬在万国公墓(今宋庆龄陵园)。伍豪、潘汉年前往吊唁。杨度病中自题挽联:
      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7楼2012-07-15 18:14
      回复
        他的恩师王闿运洪宪时在日记中写道“弟子杨度,书痴自谓不痴,徒挨一顿骂耳。”王对他实行专制要通
        杨度(10张)过“民主表决”的做法批评说“谤议丛生,知贤者不惧。然不必也,无故自疑。欲改专制,而仍循民意,此何理哉。”王曾说他“憨直”,不圆通。曾将他与蔡锷比较,认为杨度才高气傲,以澄清天下自许,往往是考虑不周,急于求成;蔡锷智虑深沉,胸怀大志而不露锋芒。如果蔡锷能与杨度合作,他们的成就不可限量。   蔡锷在遗嘱中说“湘人杨度,曩倡《君宪救国论》,附袁以行其志,实具苦衷,较之攀附尊荣者,究不可同日语。望政府为国惜才,俾邀宽典。”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中说袁世凯骂杨度是“蒋干”。尽管他为袁出力很多,但并未实现他帝师的目标,就连开国元勋也没有当成,仅被授以勋四位和参政院参政等闲职。


        8楼2012-07-15 18: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