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85,475贴子:16,953,854
  • 4回复贴,共1

因果关系批判——这两天有空就想怎么表达这个东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果关系是最为常见的认识与方法,它描述的是一前一后的两者,能够多次不完全重复。
因为系统论主要描述非线性与变动,所以我思考这种一前一后,线性的因果如何可能成为非线性。
因此这里提出一些已经有人提出类似的理论:
可以说:结果在此,也会增加原因发生的可能性。从我的存在论来看,某一事物不仅该只有向前的反馈,也该有向后的反馈,而且此二种反馈的程度应该是不同的。
举例说:
物理上,一个物体A放到无限延展的光滑平面B上,会使B形成微小形变,为了更容易得到需要的现象,夸大结果使B形变成类似“V”型,当我们再放A时,A将很容易滑倒“V”型底部,从而形成类似重复之前操作的现象。本来是A使B形变,后来变成形变使A更容易放到预定地点。
由此,我们鲁莽的下个结论:事物发生时既有向前的反馈“因果”,也有向后的反馈“果因”,因为通常我们只意识到因果可知,因果更容易发生,果因需要多次重复或者跳到更微观的世界观察。
在生理上,我喝酒,引起身体的各种反应,经多次重复,我形成酒瘾,从而我更爱喝酒。
由此我们看出相似的事情若经多次重复,会形成一个模型,让它更倾向于重复发生,我们从存在论中“自肯定”也可以得到解释,事物皆不愿意改变。
衍生出一种存在痕迹理论,就是一切彼时的存在都会留下痕迹,在相似的事情发生时,会遵循这个痕迹。在《秘密》中介绍,我们需要相信自己,说服自己,甚至疯狂的把结果做出来,才能办成想要的事(原因)。


1楼2012-07-14 10:21回复
    线性现象的因果是可逆的
    非线性的因果大部分是不可逆
    习惯的形成是因果链
    存在的自肯定促使我们去寻找一个因果关系


    IP属地:贵州2楼2012-07-14 10:33
    收起回复
      2025-10-18 14:40: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结果是从原因中生长出来的,蹦出来的,跳出来的,或者含羞带笑很不好意思出来的。比如:我们去开门,结果门被我们打开了。门被开这个结果就暗含在去开门这个原因里面。


      3楼2012-07-14 2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