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儿子被老妈连哄带骗接去乡下了,他不在家,我们安静多了,也自在多了,特别是我,一下子清闲下来了,甩掉了这个天天围着我转的小尾巴突然不见了还真有点不习惯,也舍不得,我很想他。但为了他暂时忘记我,习惯外婆和外公带他,习惯新的生活环境,我有意不直接给他打电话,只给老爸发消息打听他的情况,得知他适应得比较好,我就放心了。要是老妈打来电话我就以为是鸣仔想我,我就叫他接电话,但每次总是不肯接。不说就不说吧,我也没太当回事。 有一天早晨老妈给我打电话,说鸣仔昨晚半夜想妈妈,哭闹了一会。我要孩子接听电话,老妈说他不肯来,我听到电话里传了鸣仔熟悉的声音“你们是大坏蛋!”,我的心被孩子纯真的话语扎了一下,他每次生别人气才这样说的,我知道他肯定有点埋怨我了。因为他懂事后从没有离开过我。前年过年后我们把他留在外婆家,他一连两个晚上,睡到半夜里哭闹得厉害,妈怎么也哄不好,弄得精疲力尽,妈只要把他送过回来,从此再也不敢单独留他。为此,我很自豪也很烦恼。 今年上半年鸣仔开始上幼儿园,经过了一个月的分离焦虑。每天我送他去的时候他都哭喊着不肯放开我的手,放学去接的时候又要大闹一场,在地上满地打滚说不要妈妈。前者基本每个开始入园的孩子都是这样,后者恐怕只有他才是这样。怎么办呢?别的孩子都不是这样,没有经验可取。后来想想干脆我也不送了我也不接了,反而他不哭不闹了。也许他担心妈妈把他送去幼儿园送去外婆家就是不喜欢他了,所以我去接他的时候和他通电话的时候他以抗拒我们来表达他的思念和担忧。 我想,我应该向他表达我的思念,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也很想他,只是我们“工作很忙”,暂时不能去看他,不要让他错误的认为我们不要他了。于是今天一早我给老妈打了电话,孩子和我老爸出去玩了,我要她这样跟孩子说我的想法。半个小时,鸣仔打来了电话,很愉快的奶声奶气的喊我,还说“妈,明天给我买个大西瓜来啊”,我说“好,一定给你买个超级大西瓜”,“还要买牙刷哦”,这个小精怪,他还记得提醒我牙刷的事情,我收拾行李的时候忘了给他带了。也许,鸣仔正在学着正确表达他的情绪了。 思念是一种甜蜜又痛苦的感觉。不管是你牵挂别人还是别人牵挂你,有思念有牵挂是因为我们心里有爱,都是幸福的。我们从小就应该学着去爱,学会思念,学会表达它,也要学着来排遣和控制它。有些思念是暂时,它因团聚或者得到而满足而消失,但在分离的过程我们要学会承受,学会忍耐,学会漫长的等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思念打跨,才会深刻的品尝思念的甜蜜。而有些思念,永远都无法得到无法实现,例如亲人的逝去,亦或是对一个朋友的爱,那么我们要把这思念永远放在心底一个最温暖的角落,在心里默默祝福它,让这感情超越时空,只有这样思念才能成为我们不竭的动力和永恒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