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天理的不同,在于法律所规定的,是不准做的事,一旦触犯法律,自然会有国家的强力来制裁约束;而天理所规定的,是不该做的事,但却没有强力的约束。君子畏理,全在于自律,而不在于外力的强制。做了违背天理的事,虽然未必会受到惩罚,但于心难安,自己给自己的惩罚甚至可能超过外在的强力。君子所求的,最是良心的安宁。良心受到谴责,则寝食难安,内疚不已,哪会不可畏呢?
心里事先有了成见,那么对所见事物所做的判断自然也是虚妄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心灵就可贵的就是保持在能够正确对事物做出反应时的清静虚无状态。
目中有花,耳中有声,固然妨碍人的观察,但只要一颗心还能保持清明,则还不至于受到错误的蒙蔽。如果连心中也有了成见,就无法获知事物的真相了。古谚有云:“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要使心中无物,才是君子应世所需的准备。
心中若不能静,就无法正确看待外物,容易误入歧途,得不到准确的判断。
心里事先有了成见,那么对所见事物所做的判断自然也是虚妄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心灵就可贵的就是保持在能够正确对事物做出反应时的清静虚无状态。
目中有花,耳中有声,固然妨碍人的观察,但只要一颗心还能保持清明,则还不至于受到错误的蒙蔽。如果连心中也有了成见,就无法获知事物的真相了。古谚有云:“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要使心中无物,才是君子应世所需的准备。
心中若不能静,就无法正确看待外物,容易误入歧途,得不到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