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771贴子:1,808,896
  • 13回复贴,共1

青京赛为何不能借鉴青歌赛的评审体制和机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几场青京赛,本人在为年轻演员的表现和成长感到高兴的同时,又觉评审工作似存某些不足,亟待改进。
一、问题
1、评委阵容单薄。第七届青京赛的评委按行当设置,每场的评委不足十人,比一比青歌赛几十号人的评委数量,真乃“小巫见大巫”。评委人数少,则很容易出现某一个人(私下打招呼)能统领甚至左右打分之格局的现象。
2、评委私心明显。要说到任何评审工作,不带一点私心,似乎不大可能。但其私心在电视观众(众目睽睽之下)明摆着,就让人难以接受了。譬如,老生组比赛,有观众早就预料,金奖实质就是在蓝天与李博等之间角逐,其实评委自己心中也有数。某个评委在为颇具实力的蓝天打分时,分数并不高,而为他的妻侄李博打的居然是最高分!再如,国家京剧院张浩洋的《红灯记》,已经公演了好多场,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当晚,张浩洋的表演也很卖力,可圈可点。然而,评委们竟然集体发飚,多数评委居然只给了区区 9.3分!让观众看的目瞪口呆!这不仅严重挫伤了这些年轻演员(包括助演毕杨、张译心)的自尊,也极大地伤害了电视观众。有人说,张浩洋的指导老师是“李玉和”的原版钱浩梁,评委与他存在个人恩怨(主要是文革),“同行是怨家嘛”;也有人说,演现代戏完全是在摹仿,还是参演传统戏沾光。愚以为,谈及“摹仿”,我敢断定,参演的所有年轻演员(无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谁又不是在摹仿前辈?一出片段当中又有多少个人的创新?虽说打多少分,这是评委的权利,但是,观众也从中看出了他们对年轻演员的爱护和鼓励究竟包涵多少良知!
二、建议
1、扩大评委数量。由现在的不足十人,增加到二十几人甚至更多。对于一个京剧行当来说,全国有那么多的京剧名家,甚至还有许多名票,应该也让他们坐到评委席上,来评判演员的表演。评委阵容强大了,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不公正行为。
2、严格规范评审。建立京剧行当评委库,特别是决赛时,采取随机原则,临时抽取评委,并且要摸清当晚参赛演员与当场评委的背景关系。应该作出既严肃又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凡某个评委与参赛演员有亲戚关系、师徒关系甚至有个人恩怨关系的,这个评委必须回避,不能参与打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赛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让演员和观众放心。
不知此建议如何,恭请网友评论,谢谢!



1楼2012-07-07 11:18回复
    应该是区区96.3分吧?
    说的也是,要建立评委个人信用制度,对完全凭个人好恶打分者,实行淘汰制,决不让其进入决赛当评委,这样才能公平、公正。


    2楼2012-07-08 09:18
    回复
      2025-11-27 22:51: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样的比赛 让人寒心


      IP属地:江苏3楼2012-07-08 12:41
      回复
        赞成楼主的建议


        4楼2012-07-08 13:21
        回复
          评委是有可能不公,但是我个人认为对张浩洋没有不公。


          5楼2012-07-08 14:56
          收起回复
            没用,青歌赛也停了啊。


            6楼2012-07-08 15:08
            回复
              支持楼主。最好多参照体操,跳水,艺术体操等体育赛事的评分机制。


              7楼2012-07-08 15:25
              回复
                有几个评委在人品、道德、做人准则等方面确实低到了极点,简直是地皮无赖之徒。


                8楼2012-07-08 15:39
                回复
                  2025-11-27 22:45: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得好!支持一下


                  9楼2012-07-13 15:30
                  回复
                    楼主建议的好,不过条条路子都给堵死啦,人家还是会开辟新的路子的!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7-13 16:39
                    回复
                      形形色色


                      13楼2012-08-01 10:30
                      回复
                        近水楼台先得月


                        14楼2012-08-01 1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