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炎国※※吧 关注:235贴子:26,109
  • 12回复贴,共1

【翰林院】-〖轩书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2-06 18:43回复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6楼2007-02-06 18:49
    回复
      2025-10-21 13:43: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6)尽信书,不如无书。


      7楼2007-02-06 18:50
      回复

        第十四章 

        『1』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2』素富贵,行乎富贵;数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 患难。君子无八而不自得焉。 

        『3』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 不尤人。 

        『4』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辛。 

        『5』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第十五章 

        『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2』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 

        『3』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第十六章 

        『1』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2』「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3』「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4』「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5』「夫微之显。诚之不可□〔左为扌右上为合下为廾〕,如此夫。」 

        第十七章 

        『1』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 

        『2』「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3』「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4』「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 之。』」 

        『5』「故大德者必受命。」 

        第十八章 

        『1』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 

        『2』「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3』「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 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 ,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 之丧,无贵贱,一也。」 

        第十九章 

        『1』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2』「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3』「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4』「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 酬下为上,所以达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5』「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 存,孝之至也。」 

        『6』「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 □〔礻帝〕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第二十章 

        『1』哀公问政。 

        『2』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3』「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4』「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5』「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6』「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7』「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 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8』「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 

        『9』「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0』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1』「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9楼2007-02-06 19:10
        回复

          『12』「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 、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13』「□〔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感。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 ,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体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 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14』「齐明盛服,非体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 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 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 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15』「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1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足合〕。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17』「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 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 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18』「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 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 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 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21』「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右第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 子思之言,以反覆推明此章之意。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友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 下至诚为能化。 

          第二十四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 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第二十五章 

          『1』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3』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 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第二十六章 

          『1』故至诚无息。 

          『2』不息则久,久则徵。 

          『3』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4』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5』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6』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8』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9』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 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拽氵旁〕,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 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 测,鼋、鼍、蛟、龙、鱼、U+9F08〔鳖〕、生焉,货财殖焉。 

          『10』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 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第二十七章 

          『1』大哉圣人之道! 
          


          10楼2007-02-06 19:10
          回复

            『2』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3』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4』待其人而後行。 

            『5』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 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7』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 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第二十八章 

            『1』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字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U+7 0D6〔灾〕及其身者也。」 

            『2』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3』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4』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 亦不敢作礼乐焉。 

            『5』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 。吾从周。」 

            第二十九章 

            『1』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2』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 ,不信。不信,民弗从。 

            『3』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 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 

            『4』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知人也。 

            『5』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 望;近之,则不厌。 

            『6』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 而蚤有誉於天下者也。 

            第三十章 

            『1』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律天时,下袭水土。 

            『2』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 为大也。 

            第三十一章 

            『1』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 察、足以有别也。 

            『2』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3』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4』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 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第三十二章 

            『1』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 所倚? 

            『2』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3』□〔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第三十三章 

            『1』诗曰,「衣锦尚□〔纟回〕,」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门音〕然 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 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於志。君子之所不 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3』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4』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 钅夫〕钺。 

            『5』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6』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诗云 ,『德□〔车酋〕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右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 ,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於无声无臭,而後已焉。盖举一篇之 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11楼2007-02-06 19:10
            回复
              应该叫小龙来看看


              12楼2007-02-06 20:13
              回复
                小龙?


                13楼2007-02-06 20:27
                回复
                  2025-10-21 13:3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皇廷王国的.


                  14楼2007-02-07 16:48
                  回复
                    卷539_30 「柳」李商隐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卷539_31 「巴江柳」李商隐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卷539_32 「咸阳」李商隐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卷539_33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李商隐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卷539_34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李商隐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空馀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卷539_35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卷539_36 「送崔珏往西川」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
                      千里火云烧益州。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卷539_37 「代赠」李商隐
                      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

                    卷539_38 「桂林」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卷539_39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卷539_40 「陈后宫」李商隐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卷539_41 「属疾」李商隐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卷539_42 「石榴」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卷539_43 「明日」李商隐
                      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谁言整双履,便是隔三桥。
                      知处黄金锁,曾来碧绮寮。凭栏明日意,池阔雨萧萧。

                    卷539_44 「饮席戏赠同舍」李商隐
                      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珠树重行怜翡翠,
                      玉楼双舞羡鹍鸡。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卷539_45 「西溪」李商隐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卷539_46 「忆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卷539_47 「赠柳」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卷539_48 「谑柳」李商隐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

                    卷539_49 「北禽」李商隐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卷539_50 「初起」李商隐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卷539_51 「楚宫」李商隐
                      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
                      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

                    卷539_52 「柳」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卷539_53 「石城」李商隐
                      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
                      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卷539_54 「韩碑」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
                      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
                      贼斫不死神扶持。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行军司马智且勇,
                      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
                      金石刻画臣能为。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公退斋戒坐小阁,
                      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
                      咏神圣功书之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长绳百尺拽碑倒,
                      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皇及圣相,
                      相与烜赫流淳熙。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传之七十有二代,
                      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17楼2007-02-08 16:51
                    回复
                      卷539_55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李商隐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兰亭宴罢方回去,
                        雪夜诗成道韫归。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
                        嗟予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

                      卷539_56 「离思」李商隐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卷539_57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卷539_58 「风雨」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卷539_59 「梦泽」李商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卷539_60 「赠歌妓二首」李商隐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白日相思可奈何,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卷539_61 「谢书」李商隐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卷539_62 「寄令狐学士」李商隐
                        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赓歌太液翻黄鹄,
                        从猎陈仓获碧鸡。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
                        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

                      卷539_63 「酬令狐郎中见寄」李商隐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閤铃。

                      卷539_64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李商隐
                        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旋成醉倚蓬莱树,
                        有个仙人拍我肩。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
                        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瞥见冯夷殊怅望,
                        鲛绡休卖海为田。亦逢毛女无憀极,龙伯擎将华岳莲。
                        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觉来正是平阶雨,
                        独背寒灯枕手眠。

                      卷539_65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卷539_66 「漫成三首」李商隐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卷539_67 「无题(一云阳城)」李商隐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卷539_68 「槿花二首」李商隐
                        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
                        珠馆薰燃久,玉房梳扫馀。烧兰才作烛,襞锦不成书。
                        本以亭亭远,翻嫌眽眽疏。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卷539_69 「哭刘蕡」李商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后春涛隔,
                        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卷539_70 「杜司勋(牧)」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卷539_71 「荆门西下」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人生岂得轻离别,
                        天意何曾忌嶮巇.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卷539_72 「碧瓦」李商隐
                        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
                        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
                        吴市蠀蛦甲,巴賨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

                      卷539_73 「蝶」李商隐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18楼2007-02-08 16:52
                      回复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卷539_95 「春日」李商隐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卷539_96 「武侯庙古柏」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卷539_97 「风」李商隐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卷539_98 「即日」李商隐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
                          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卷539_99 「九成宫(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李商隐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
                          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卷539_100 「少将」李商隐
                          族亚齐安陆,风高汉武威。烟波别墅醉,花月后门归。
                          青海闻传箭,天山报合围。一朝携剑起,上马即如飞。

                        卷539_101 「咏史」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卷539_102 「赠白道者(一作咏史第二首)」李商隐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卷539_103 「无题二首」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卷539_104 「汉宫词」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卷539_105 「无题四首」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卷539_106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李商隐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桂花香处同高第,
                          柿叶翻时独悼亡。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20楼2007-02-08 16:52
                        回复
                          108


                          IP属地:辽宁21楼2020-05-31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