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宗御札分析 关于淮西之战,专门研究岳飞的邓广铭和王曾瑜有不同的记述,大体上看邓老的记述更符合客观事实,王曾瑜《岳飞新传》的相关记载可商榷的就太多了。下文也会择要提到。“高宗的十五道御札”应该是阐明淮西之战岳飞行实的关键,至少是脉络,从御札入手,再参以不同的史料记载,通过对比分析,事实就应该会明了的,下面详述逐条御札。
1.据深报,虏人自寿春府遣兵渡淮,已在庐州界上,张俊、刘琦等见合力措置掩杀。卿可星夜前来江州,乘机照应,出其前俊,使贼腹背受敌,不能枝梧。投机之会,正在今日,以卿忠勇,志吞此贼,当即就道。付此亲札,卿宜体悉。付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七十三,发于正月二十九日。(《高宗本纪》讲正月二十九日下令杨沂中岳飞援淮西,此条日期应确信无疑)
2.比以金贼侵犯淮西,已在庐州,张俊、杨沂中、刘琦见并力与贼相拒。已亲札喻卿,乘此机会,提兵合击,必成大功,副卿素志。卿可星夜倍道来江州,或从蕲、黄绕出其后,腹背击贼。机会在此,朝夕须报,再遣亲札,想宜体悉。付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七十四。(此札排序无疑,时间难以确定)
3.虏犯淮西,与张俊和州相拒。已遣亲札,趣卿倍道前来,合力击贼,早夜以俟。卿忠智冠世,今日之举,社稷所系,贵在神速,少缓恐失机会也。再遣手札,卿当深悉。七日。付岳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七十五。(此条已有日期注明,无疑议)
4.虏寇聚于淮西,张俊、杨沂中、刘琦已于和州巢县下寨,与贼相拒。韩世忠出兵濠上。卿宜倍道,共乘机会。前所发亲札,卿得之,必已就道。今遣张去为往喻朕意,卿更须兼程,无诒后时之悔。谅卿忠智出于天性,不俟多训也。付岳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七十六。(岳珂说是二月十日,姑从其说)
5.昨得卿奏,欲合诸帅兵破敌,备见忠谊许国之意,嘉叹不已。今虏犯淮西,张俊、杨沂中、刘琦已并力与贼相拒。卿若乘此机会,亟提兵会合,必成大功。以朕所见,若卿兵自薪、黄境出其后,腹背击贼,似为良策。卿更审度,兵贵神速,不可失机会也。再遣亲札,想宜体悉。付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七十七。(时间待定)
6.比屡遣手札,并面谕属官,仍遣中使趣卿提兵前来,共破虏贼。谅卿忠愤许国之心,必当力践所言,以摅素志。今据归正人备说,金贼桀黥头首皆在淮西。朕度破敌成功,非卿不可。若一举奏功,庶朕去年宥密之诏,不为虚言。况朕素以社稷之计,倚重于卿,今机会在此,晓夕以伫出师之报。再遣此札,卿宜体悉。十五日。付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七十八。(此札所说宥密之诏不知是什么内容,但日期标记明确)
7.屡发手诏,及毛敦书、张去为继往喻旨,朝夕需卿出师之报。览二月四日奏,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近在淮西,势所当先。兼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琦、李显忠等皆已与贼对垒,卿须亲提劲兵,星夜前来蕲、黄,径趋寿春,出其贼后,合力剿除凶渠,则天下定矣。想卿闻此,即便就道。再遣亲札,宜深体悉。付岳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七十九。
8.得卿奏,欲躬亲前去薪、黄州,相度形势利害,相度形势利害,贵得不拘于九江。以卿天资忠义,乃心王室,谅惟蚤夜筹画,必思有以济国家之急。若得卿出蕲、黄,径捣寿春,与韩世忠、张俊相应,大事何患不济。中兴基业,在此一举。览奏不胜嘉叹。再遣亲札,卿宜体悉。十七日未时。付岳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八十。
9.得卿九日奏,已择定十一日起发,往蕲、黄、舒州界。闻卿见苦寒嗽,乃能勉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览奏再三,嘉叹无歝。以卿素志殄虏,常苦诸军难合。今兀术与诸头领尽在庐州,接连南侵。张俊、杨沂中、刘琦等共力攻破其营,退却百里之外。韩世忠已至濠上,出锐师要其归路。刘光世悉其兵力,委李显忠、吴锡、张琦等夺回老小、孽畜。若得卿出自舒州,与韩世忠、张俊等相应,可望如卿素志。惟贵神速,恐彼已为遁计,一失机会,徒有后时之悔。江西漕臣至江州,与王良存应副钱粮,已如所请,委赵伯牛,以伯牛旧尝守官湖外,与卿一军相谙妥也。春深,寒暄不常,卿宜慎疾,以济国事。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九日二更。 付岳飞。御押
此为高宗宸翰八十一。 (小结)以上为淮南战事第一阶段时高宗所发的御札。二月十八日,拓皋之战,二十日,张俊复庐州。二十一日时拓皋捷奏上至临安,二十三日宋廷下诏表彰诸路统帅,其中包括当时还未至淮西的岳飞和韩世忠。至此金人后撤,战事得以转折。按照邓广铭的估计,岳飞到舒州应该在二月中下旬,而按我的估计,岳飞以骑兵走陆路,在二十三日左右应该已到达舒州。邓广铭说:“岳飞率军抵达舒州之后,就派遣属官去与张俊联系。那正是张俊、王德的军队在柘皋打败了金人,张俊、杨沂中和刘锜都已在庐州会合的时候。当时张俊虽还不能对金军此后的动向作出判断,但金军的北撤却却正助长了张俊要独享战功的私念,而当时刺探军事情报的人员,又一再报称金军已全部渡淮北去,张俊自然更不愿意岳飞这时前来分享胜利果实。因此,张俊所告语于岳飞的属官的,就只是‘敌以渡淮’一事,言外之意,则是不要岳飞和岳家军再到庐州这个前沿据点来了。” 接着邓广铭又说:“岳飞得到这一回报之后,立即把它奏报给南宋王朝,并说他和他的部队仍只能留在舒州待命。”邓广铭前面所说没有问题,但最后这一句是不正确的。以舒州到庐州的距离,不管是岳飞带兵直接去庐州,还是派遣属官去联系,在二月底都应该得到张俊的回报。岳飞如果立即奏报,高宗不会在十日晚才知道情况。事实是岳飞并没有立即向朝廷汇报,而是回军舒州,并且进一步的到长江以南的池州去了。关于此事,后文另有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