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关于主线:
其实会入这部作品,也算是机缘,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否则,一则我一向对国产的日风Galge不感冒(各种违和感),二则就算有所关注,看到Demo的风波我绝对直接弃,然后或许会在哪里抛下个“无节操”注脚,就算完了。不过,现在么,作为很早之前就预定了初回版,破了不买宅物之戒的某只,看到赤印变成这样,还是有些感慨的。
最初,当然也没有天真到会相信作品很纯,毕竟宣传上对这点倒也没太多保留,R15么,那就是Chaos;Head那样的作品不?那点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吧,而且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对于要表达的任何有意义的主题,R15都已经足够了,含蓄一点不会死的,若上升到R18的水平,则是在各种意义上的表现过度或者说是“噱头”。而现在我在赤印的某些剧情中看到的有些桥段已经可以用“恶心”或者“粗暴”来形容,我所指的,并不单是其表达的内容,而更是其表达的方式。而这种在前期宣传中不露声色,在Demo中突破下限的行为,除了“恶意”,我也想不出别的词来表达了。
(脚本作者,你和在下真的来自一个位面么?还是说在下对R15的理解真的和你太不一样了?)
排除营销方面的考量不谈,也许在一方面,那些描写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一种直白的表达,但过于直白亦很不可取,艺术(如果说制作组很认真地把自己的作品定位于艺术的话——他们应该这样做的)的目的在于反映生活,而不在于哗众取宠,有的东西,点到即止,却可胜千言。在赤印中,恶意的桥段略多,而作者(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过于追求这种效果,在设定和执行上,都做得过头,除了毫无必要地刷新下限外,更使得剧情反而失去真实感,某种意义上成为“引人发笑”的东西。
为什么要笑?为什么要笑!
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也是因为缺少那种让人笑不出来的沉重。
一部成功的黑暗系,或者说现实系的作品,给人的感觉不应是“恶心”,而应是“压抑”,那种想要反驳故事中表现的元素,却又自知理亏,不知如何去反驳的无力感和刺痛感。不是因为故事中所说的“善人”或者“恶人”们所进行的长篇大论,亦不是因为有这样那样超出了常理的感官刺激,而是因为那表达太自然,也许只是一句不起眼的台词,或是一段没几个字的旁注,自然到你猛然间无法察觉到有何“不正常”之处——或许是因为那便是“正常”之人所做的“正常”之事——而后你会问,真的“正常”么?
说起来,赤印中能真正给人沉重感的段落还是有的,而且这些段落的表达,恰恰是最不显得刻意的。可惜的是,这样的段落多少有些被哗众取宠的部分掩盖了,如果各位确实要去玩这部作品的话,还请多多留意一下这样的部分吧,至于有的内容,多按按Ctrl不会死的。要说起优点,作品中的各种中国特色的小段落以及ACG方面的吐槽也是让人觉得颇为亲切(虽然,皇家私立高中什么的真的没问题么……)。另外,作品前期那般测谎专家似的心理描写在我看来也是很有趣味。个人感觉作者的文笔远非“不堪”,配上音画,本该很能达成效果的。设定方面也挺有意思,是个不小的坑,若用心去写,根本不愁写不出好剧本。但这样的笔下却写出了太多“不堪”的字句,原因么,或许是缺少“爱”吧——爱,似乎应该是这部作品的主题的东西?(不过,这部作品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或者至少是,缺少对自己的心血和自己笔下的人物的“尊重”。恩,为什么?或许作者自己心里知道便好。既然似乎连作者本人都不尊重自己的心血,那也就怪不得别人,也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了。
说到对人物的尊重,一方面,并不是说不能给人物设置悲惨的背景和事件(这方面的规制暂且不提),而是,不要为了悲惨而悲惨无下限,且正如主角自己所说,不必刻意去回忆(或者说表现)那些悲惨的细节。做得太过,也就变成了“最近你有啥不开心的?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那人物也就成了玩物,我想洪万雷在这方面确乎是有很不健康的爱好,而且我不认为任何人应该以他为榜样。(其实倒是觉得,洪恰恰是被作者玩坏最严重的角色,更甚于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