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吧 关注:3,457贴子:77,920

怡红院的四大丫鬟之晴雯(转贴)(宋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晴雯的出场和容貌

  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卧室中午睡,有四位丫鬟伏侍他,袭人、等之后是晴雯,在她名下有一条脂评夹批:“三新出。名妙而文。”这是例行常见的虚出。有关她的图文,在宝玉的梦中,和袭人先后在又副册中出现,更不能作数,宝玉根本不明何指,读者也要在读毕全书之后方能猜测出它的具体意义。她的正式出场见第八回宝玉去探视宝钗之后,酒醉饭饱,回到自己的居所:

  一面说,一面来至自己卧室,只见笔墨在案。(脂批:“如此找前文最妙,且无逗笋之迹。”)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了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脂批:“姣痴婉转自是不凡,引后文。”)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脂批:“全是体贴一人。可儿可儿。”)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脂批:“可儿可儿。”)宝玉听了,笑道:(脂批:“是醉笑。”)“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脂批:“究竟不知是三个什么字,妙。”“是不作开门见山文字。”)

  脂评形容她“姣痴婉转”,并两次称她为“可儿”确有眼光,但在“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底下另有一条批语,那才是目光如炬:
  写晴雯是晴雯走下来,断断不是袭人平儿莺儿等语气。

  因为晴雯出得真是先声夺人,我们一闭眼,仿佛见到一个天真娇憨的女孩子贴完了字得意洋洋从梯上爬下来。以前评家也有人见到这一点,例如野鹤的《读红楼札记》就指出:

  诸丫鬟中第一是晴雯,一开手贴绛芸轩一节,便觉眼界一新,不同余子。
  可以说读书有得。

  写晴雯出场真是别具心裁,以少许的笔墨写出令人永不会忘怀的形象,表达出晴雯的“胸襟高忱”(如野鹤接下去所说),可以说是本书中少见的场景。

  对晴雯的相貌,作者同样惜墨如金,避免正面描写,一直要到第七十四回王夫人立定主意整肃怡红院时才方始见到。先是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进谗:

  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头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眼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晴来骂人。妖妖@⑥@⑥,大不成个体统。

  “标致”、“像西施的样子”、“骚眼睛”、“妖妖趫趫”都是抽象和带有主观感情成分的字眼,不足为据。王夫人听了,猛然触动往事,就问凤姐:

  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这丫头也就是她了。

  凤姐说她生得好,太太说的倒很像他,可是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乱说,回答得很圆滑得体。可是王夫人所说:“水蛇腰、削肩膀”就具体得多,眉眼有点像林妹妹更坐实了晴雯为黛玉的影子。脂评在这一段描写中间有三条批语:

  妙妙,好腰。
  妙妙,好肩。

  凡写美人反用俗笔反笔,与他当不同也。

  其实,这仍旧是极简单的白描,与写实主义的描写人物手法大不相同。作者实在太吝惜笔墨,读者不过在沙漠中得到一点水,认为甘泉,聊以解渴。王夫人是个胸无城府的人,说做就做,立刻命小丫鬟到怡红院把晴雯点名单独叫来:

  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觉才起来,正发闷。听如此说,只得随了他来。素日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恶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今因连日不自在,并没有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至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身单)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原是无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辞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个轻狂样子给谁看!……

  晴雯绝顶聪敏,便知中了人暗算,遂推托平日只做活,服侍宝玉是袭人和麝月分内的事,暂时塘塞了过去。临走时,王夫人还添上一句重责:“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子。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装扮。”在这一长段中,我们只看到晴雯根本没有打扮,穿的也是便服,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下有一条脂批:

  好。可知天生美人原不在妆饰,使人一见不觉心惊目骇。可恨世之涂脂抹粉,真同鬼魅而不自觉。

  这只不过重复晴雯的天然之美,而王夫人眼中的晴雯仍是:“美人”、“病西施”、“轻狂”、“浪”、“花红柳绿的装扮”等套板抽象形容或主观的词汇,即使“钗(身单)鬓松,衫垂带褪”虽较具体,并不能真正表现晴雯的容貌。

  第五十一回,晴雯患病,请来胡庸医,替她把脉:

  ……晴雯从大红绣幔中单伸出手去。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二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痕迹,便忙回过头来。

  结果这位医生为之魂夺,竟然开出一贴虎狼药来。第五十二回,晴雯患感冒,服了二和药,仍然发烧头痛,鼻塞声重。宝玉便命麝月向凤姐去要她常用的西洋贴头痛的膏子“依弗哪”,果然拿了半节来,找了一块红缎子,铰了两块指头顶大的圆式,将药烤和,用簪挺摊上,晴雯自拿一面镜子贴在两太阳上。麝月笑道:“病的蓬头鬼一样,如今贴了这个,倒俏皮了。二奶奶贴惯了,倒不大显。”第七十七回,王大夫到怡红院去,就自坐镇,把晴雯押出去,只见她“恹恹弱息”,“蓬头垢面”,给两个婆子搀架起来去了。这三小节只提及晴雯病时的细节,丝毫没有增加我们对晴雯容貌的具体认识。读者只好从她的口吻、谈吐、行为、神态中寻求。这是曹雪芹一向的风格,尽量利用虚写、侧写、暗写、不写之写,避免传统说部的正面套板写法。我屡次说:这是值得现代小说作家参考的地方。



1楼2007-01-30 16:22回复

      脂评对这一长段文字批语不多,这是四十回以后的普遍现象,并不代表脂砚不重视这几十回。即使这几节批语,寥寥数十字,也给了我们不少启迪。最重要的一条见所引之文之前,讲赖家的买下晴雯后,为贾母所喜爱,“却倒不忘旧”,加以摘语:

      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传,可知晴雯为聪明风流所害也。一篇为晴雯写传,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风流也。

      这里用的字眼“正传”,比袭人回家时所用的“传”和“补传”要隆重得多,因为自此以后晴雯便病逝,告一段落,一切应交代的都必须在此段结束。

      另外三段是在“芦席土炕”、“草帘”、“芦席土炕”下将这三个名词重新写了一遍,以加重晴雯境况的凄惨,因为这是从怡红公子眼中见到的,等于从最豪华的怡红院打入人间地狱。可是这时晴雯已接近弥留阶段,对这一切已没有什么知觉,她所急于要求者只不过一口解渴的茶水,而在宝玉为她倒茶时,“未到手内先就闻得油羶之气,”下有这样一条:

      不独为晴雯一哭,且为宝玉一哭亦可。”

      宝玉眼见他心爱的人临终前还要受这种活罪,粗茶竟视为甘露,犹如天仙在十八层地狱受折磨一样。关于两人的感情,只有在晴雯说了:“索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之后,列藏本有这样一条:

      晴雯此举胜袭人多矣,真一字一哭也,又何必鱼水相得而后为情哉。这一句批语总结了晴雯在又副册上占首席地位之由,宝玉对晴雯之情胜于他人和情爱的真谛。

      这一段讲的虽是生离,同时也是死别,可是仍然写得含蓄和有抑制。在续书者程高看来,原作太瘟,不够火爆,遂大事窜改,加了宝玉:“眼中泪直哭下来,连自己的身子都不知为何物了,”晴雯气往上咽,便说不出来,两手已经冰凉,”;“宝玉又痛,又急,又害怕。……真真万箭攒心。”;剪指甲改为“狠命一咬”;晴雯的嫂子不是自动放宝玉走(这一小插曲目的在纯悲剧中加入一点“喜剧的调剂”,而是由柳五儿和她母亲柳嫂子到来救走;晴雯不是“用被蒙头不理”(何等惨烈),而是“早昏晕过去”(不知不觉)。总之,凡是内心的都变成为外在,含蓄的都变成表面,合情合理的变成远及情理,令人反感。有时不由不起疑,即使程高见到抄本上的脂评,他们真能看出其中真意和灼见吗?

      这是晴雯的正传,但非要宝玉和晴雯二人单独见面,才能写得笔酣墨饱,内容也奔放感人,与袭人在家会晤宝玉一段前后呼应,异中有同,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是出自作者匠心独运的经营。


    3楼2007-01-30 16:24
    回复
      2025-08-23 19:50: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六十七回,袭人乘宝玉不在,想去探望凤姐,临行前关照晴雯:“好生在屋里,别都出去了,叫宝玉回来抓不到人。”袭人既是怡红院的当家丫鬟,说这样一句话,自是题内应有之义。晴雯便回顶了一句:

        嗳哟!这屋里单你一个记挂着他,我们都是白闲着混饭吃的。袭人嘱咐得对,晴雯的回应也不为过,并没有牵涉到二人间嫉妒的问题,但大家的同情仍是在晴雯的一边。

        晴雯有时在无意之间会透露出她和宝玉之间的浓厚的感情,因为她城府没有袭人那么深。第六十三回,怡红夜宴后翌晨,平儿还东,袭人便告诉她昨晚将一坛酒都鼓捣光了:

        平儿笑道:“好!白和我要了酒来,也不请我,还说着给我听,气我。”晴雯道:“今儿他还席,必来请你的,等着罢。”平儿笑问道:“他是谁?谁是他?”晴雯听了赶着笑打说道:“偏你这耳朵尖,听得真。”

        这是晴雯一时失言,通常称宝玉为“爷”或“二爷”(贾珠之弟),直呼为宝玉亦无不可,就是不能在和外人谈话时用“他”字。平儿称贾琏为他则可,因为是通房丫鬟,晴雯和袭人等在怡红院内谈话时用他亦可,因为是院内的私事。平儿点破这点,无怪晴雯说偏是平儿耳尖,到临终前要后悔徒有虚名了。

        前八十回最荡气回肠的文字,其中两段都与晴雯有直接关系。一见第五十一回,袭人因母病回家,睡觉时一向由她侍候宝玉睡在暖阁外边,当晚由麝月代替。书中写道:

        麝月早已放下帘幔,移灯炷香,伏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至三更已后,宝玉睡梦之中便叫“袭人”。叫了两声,无人答应,自己醒了,方想起袭人不在家,自己也好笑起来。晴雯已醒,因笑唤麝月道:“连我都醒了,他守在旁边还不知道,真是个挺死尸的。”麝月翻身打个哈气,笑道:“他叫袭人,与我什么相干!”因问作什么。宝玉说要吃茶。麝月忙起来,单穿着红绸小棉袄儿。宝玉道:“披上我的袄儿再去,仔细冷着。”麝月听说,回手便把宝玉披着起夜的一件貂颏子满襟煖袄披上,下去向盆内洗手,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盂,宝玉漱了一口;然后才向茶隔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原字为三点水加纂去系加马)了一(同前字),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与宝玉吃了。

        麝月为人志诚,没有什么机心,睡起觉来也比较踏实,这回以后宝玉床外便换了晴雯,夜间宝玉醒来唤人,一应茶水都由晴雯一手包办。第二段见第七十七回,宝玉探望晴雯后回怡红院,及至睡觉时,袭人问今晚如何安排: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他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比先幼时反倒疏远了;况虽无大事办理,然一应针线并宝玉及诸小丫头们出入银钱衣履什物等事,也甚烦琐;且有吐血旧症虽愈,然每因劳碌风寒所感,即嗽中带血,故迩来夜间总不与宝玉同房。宝玉夜间常醒,又极胆小,每醒必唤人;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所以宝玉外床只是他睡。今他去了,袭人只得要问,因思此任比日间紧要之意。宝玉既答不管怎样,袭人只得还依旧年之例,遂仍将自己铺盖搬来,设于床外。宝玉发了一晚上呆。及催他睡下,袭人等也都睡后,只听宝玉在枕上长吁短叹,复去翻来,直至三更以后方渐渐的安顿了,略有鼾声。袭人方放心,也就朦胧睡着。没半盏茶时,只听宝玉叫“晴雯”。袭人忙睁开眼,连声答应,问作什么。宝玉因要吃茶。袭人忙下去向盆内蘸过手,从暖壶内倒了半盏茶来吃过。宝玉乃笑道:“我近来叫惯了他,却忘了是你。”

        细读红楼梦时,发现这两段设计精巧,可以说是神来之笔。宝玉对晴雯和袭人的依赖和眷恋之深,都在这两声呼唤之中表达出来。前后相隔二十六回,呼应紧凑,叫唤的习惯如旧,而应诺的声音已非,人事沧桑的对比画在这寥寥几笔中在读者胸臆中产生动荡,令人不能自已。乃至后来见到有正大字本的回末总评(根据陈庆浩,评语先见王府本):

        前回叙袭人奔丧时,宝玉夜来吃茶先呼袭人,此又夜来吃茶先呼晴雯。字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语语婴儿恋母,稚鸟寻巢。

        方始发现脂砚早已见到这一点,而且说得如此之中肯得体,使后人读后不禁爽然若失。
      ¤本文转载自“夜看红楼”,地址:http://www.readred.com/bbs


      6楼2007-01-30 16:27
      回复
        支持支持~只要是晴雯的文章当然支持


        7楼2007-01-30 16:47
        回复
          呵呵,谢谢这份厚礼!


          8楼2007-01-30 18:42
          回复
            顶顶顶!!!!~~~
            啊呀呀!!没想到我们姓宋的真棒!


            IP属地:加拿大9楼2007-01-30 18:48
            回复
              呵呵,姓宋好啊!


              10楼2007-01-30 18:50
              回复
                好棒的文章,我也转!!!


                11楼2007-01-30 20:31
                回复
                  2025-08-23 19:44: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好好!!!哈哈!!!!大家好!!!!


                  IP属地:加拿大12楼2007-01-30 20:35
                  回复
                    你好我好大家好呵呵~~~~


                    13楼2007-01-30 21:15
                    回复
                      好贴


                      14楼2007-02-01 23:34
                      回复
                        呵呵,互相帮助嘛


                        15楼2007-02-02 11:45
                        回复
                          是好帖就顶,我等会再转个


                          16楼2007-02-02 16:40
                          回复
                            • 121.23.127.*
                            好贴,顶


                            17楼2007-02-03 09:12
                            回复
                              2025-08-23 19:38: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呵呵,


                              18楼2007-02-03 1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