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首次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彗星灰尘”通过“身份认定”
彗星探测一直是科学家研究了解太阳系、行星和生命起源的重要途径。去年7月的“深度撞击”让人类首次获得彗星内部的图像;“星尘”号项目则是人类首次用航天器对彗星进行取样研究,带来的科学收获更加丰厚。美国宇航局曾经将“星尘”号项目喻为“把彗星带回地球”。“星尘”号项目的成功,无疑在人类彗星探测史上写下了辉煌一笔。
“星尘”号飞船于1999年2月发射升空,2004年1月近距离飞过位于太阳系边缘冥王星以外的“维尔特二号”彗星,伸出由气凝胶材料制成的 网球拍状尘埃采集器,成功捕获到许多彗星物质粒子和星际尘埃颗粒。这些尘埃是太阳、月亮、地球等太阳系天体最初形成物质中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有助于深入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生命的起源奥秘。
今年1月,在外奔波了7年之久的“星尘”号将载有宇宙星尘的返回舱送回地球。踏上地球之后,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宾们”一直在接受“解剖”和进行“身份认定”。初步结果显示,彗星灰尘非常微小,有些灰尘直径只有4微米,25粒彗星灰尘排成一列才有一根头发丝细,而且确实是45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时留下的原生质。科学家还发现,这些尘埃物质明显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太空位置形成的,甚至形成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其多样性令科学家十分吃惊。
彗星探测一直是科学家研究了解太阳系、行星和生命起源的重要途径。去年7月的“深度撞击”让人类首次获得彗星内部的图像;“星尘”号项目则是人类首次用航天器对彗星进行取样研究,带来的科学收获更加丰厚。美国宇航局曾经将“星尘”号项目喻为“把彗星带回地球”。“星尘”号项目的成功,无疑在人类彗星探测史上写下了辉煌一笔。
“星尘”号飞船于1999年2月发射升空,2004年1月近距离飞过位于太阳系边缘冥王星以外的“维尔特二号”彗星,伸出由气凝胶材料制成的 网球拍状尘埃采集器,成功捕获到许多彗星物质粒子和星际尘埃颗粒。这些尘埃是太阳、月亮、地球等太阳系天体最初形成物质中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有助于深入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生命的起源奥秘。
今年1月,在外奔波了7年之久的“星尘”号将载有宇宙星尘的返回舱送回地球。踏上地球之后,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宾们”一直在接受“解剖”和进行“身份认定”。初步结果显示,彗星灰尘非常微小,有些灰尘直径只有4微米,25粒彗星灰尘排成一列才有一根头发丝细,而且确实是45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时留下的原生质。科学家还发现,这些尘埃物质明显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太空位置形成的,甚至形成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其多样性令科学家十分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