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138556&page=1
长久以来一提到明朝的宦官问题,很多人就会鹦鹉学舌夸大其辞说整个明朝基本上都是宦官专权,然而真正认真看待明朝的宦官问题得出的结论绝不会是这样。
明朝确实有宦官专权的现象,但说来说去专权的宦官也不过王振、汪直、刘谨几个人,在某些人看来似乎这些太监是中国历史上面权力最大的太监,其实不然,明朝的宦官既比不上东汉,也比不上唐朝,这样的事在明朝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明朝掌握政治实权的宦官不仅数量少,当权的时间也不长,我们不妨列举一下:
首先是王振,由于张太后及“三杨”的先后去世,他于正统七年(1442)夺取了大权,到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他被杀,不过横行七年而已。
汪直于成化十三年(1477)设立西厂算起到成化十七年(1481)倒台西厂被撤消,最多不过五年。
刘谨掌握大权是在正德元年,然而他在正德五年(1510年)就被明武宗下令公开凌迟处死,在这五年时间里他看起来好像权势滔天,可被抓的时候竟是直接送到监狱关押,他当权时赢人家,别人输的只是官职,现在自己输了,输掉的却是自己的命。
最后就是被人说的最多,也确实弄权为甚的魏忠贤了,很多人喜欢拿他来说事,但翻开史书看看,就是他当权之初被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参奏,他也吓的魂飞魄散的跑到天启那去哭诉,直到天启四年内阁首辅叶向高辞职后,他暗中安插亲信进入内阁,才真正掌握了大权,从实际掌权时间算,不过三年而已,
这几个宦官的掌权时间全部加起来,不过二十年,和两百多年的明朝相比,那个是主流一目了然,然而在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嘴里,仿佛明朝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宦官横行,在事实面前这种说法不攻自破,这种现象和一些人长期以来处心积虑的对明朝的丑化有密切关系。他们把这加起来二十年的时间,极端的夸张渲染,说成整个明代都是暗无天日,全由宦官控制操纵一般,以至于一般不懂历史的人,提起明朝就只能联想到宦官横行,以偏概全,颠倒黑白,莫过于此!
有些人也许会说虽然这几个宦官掌权时间短,但和东汉和唐朝的宦官一样掌权啊,我要说我并不否认这几个宦官掌握过政治实权,但他们的权力比起东汉唐朝的宦官要小的多,先不说东汉就有宦官废立皇帝,唐朝宦官不但可以废立皇帝甚至可以杀皇帝,自唐宪宗后皇帝基本上成为傀儡,而明朝即使是最嚣张的魏忠贤当政时期也没有这样的事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东汉和唐朝时期皇帝的权力在整个中 央系统还是很大的,所以说一旦宦官窃取了皇帝拥有的权力,就连皇帝本人也无法制衡它们了,而明朝皇帝的权力受到以内阁为首文官集团的制衡,按制度来说皇帝不但不能直接任命内阁官员,就连下的旨意内阁认为不合理可以依法驳回,唯一可以动用的只有东厂和锦衣卫,这是皇权被削弱的一种反弹,使皇帝不沦为傀儡。
正因为有这样的制度保证,无论王振、汪直、刘瑾及魏忠贤嚣张跋扈,都只能得逞一时,如过眼云烟一般,而且他们的权力也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和汉唐宦官窃取皇权有本质不同,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明朝的主流,所以用宦官掌权二十年的时间去否定将近三百年的明朝,显然是荒谬的,所以说整个明朝在政治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内阁等政治制度,而宦官造成的偏颇,则是次要的。
长久以来一提到明朝的宦官问题,很多人就会鹦鹉学舌夸大其辞说整个明朝基本上都是宦官专权,然而真正认真看待明朝的宦官问题得出的结论绝不会是这样。
明朝确实有宦官专权的现象,但说来说去专权的宦官也不过王振、汪直、刘谨几个人,在某些人看来似乎这些太监是中国历史上面权力最大的太监,其实不然,明朝的宦官既比不上东汉,也比不上唐朝,这样的事在明朝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明朝掌握政治实权的宦官不仅数量少,当权的时间也不长,我们不妨列举一下:
首先是王振,由于张太后及“三杨”的先后去世,他于正统七年(1442)夺取了大权,到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他被杀,不过横行七年而已。
汪直于成化十三年(1477)设立西厂算起到成化十七年(1481)倒台西厂被撤消,最多不过五年。
刘谨掌握大权是在正德元年,然而他在正德五年(1510年)就被明武宗下令公开凌迟处死,在这五年时间里他看起来好像权势滔天,可被抓的时候竟是直接送到监狱关押,他当权时赢人家,别人输的只是官职,现在自己输了,输掉的却是自己的命。
最后就是被人说的最多,也确实弄权为甚的魏忠贤了,很多人喜欢拿他来说事,但翻开史书看看,就是他当权之初被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参奏,他也吓的魂飞魄散的跑到天启那去哭诉,直到天启四年内阁首辅叶向高辞职后,他暗中安插亲信进入内阁,才真正掌握了大权,从实际掌权时间算,不过三年而已,
这几个宦官的掌权时间全部加起来,不过二十年,和两百多年的明朝相比,那个是主流一目了然,然而在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嘴里,仿佛明朝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宦官横行,在事实面前这种说法不攻自破,这种现象和一些人长期以来处心积虑的对明朝的丑化有密切关系。他们把这加起来二十年的时间,极端的夸张渲染,说成整个明代都是暗无天日,全由宦官控制操纵一般,以至于一般不懂历史的人,提起明朝就只能联想到宦官横行,以偏概全,颠倒黑白,莫过于此!
有些人也许会说虽然这几个宦官掌权时间短,但和东汉和唐朝的宦官一样掌权啊,我要说我并不否认这几个宦官掌握过政治实权,但他们的权力比起东汉唐朝的宦官要小的多,先不说东汉就有宦官废立皇帝,唐朝宦官不但可以废立皇帝甚至可以杀皇帝,自唐宪宗后皇帝基本上成为傀儡,而明朝即使是最嚣张的魏忠贤当政时期也没有这样的事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东汉和唐朝时期皇帝的权力在整个中 央系统还是很大的,所以说一旦宦官窃取了皇帝拥有的权力,就连皇帝本人也无法制衡它们了,而明朝皇帝的权力受到以内阁为首文官集团的制衡,按制度来说皇帝不但不能直接任命内阁官员,就连下的旨意内阁认为不合理可以依法驳回,唯一可以动用的只有东厂和锦衣卫,这是皇权被削弱的一种反弹,使皇帝不沦为傀儡。
正因为有这样的制度保证,无论王振、汪直、刘瑾及魏忠贤嚣张跋扈,都只能得逞一时,如过眼云烟一般,而且他们的权力也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和汉唐宦官窃取皇权有本质不同,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明朝的主流,所以用宦官掌权二十年的时间去否定将近三百年的明朝,显然是荒谬的,所以说整个明朝在政治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内阁等政治制度,而宦官造成的偏颇,则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