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己丑,韩缜罢。辛卯,诏诸路旱伤蠲其租。壬辰,以旱虑囚。癸巳,王安石薨。辛丑,诏执政大臣各举可充馆阁者三人。壬寅,以吕公著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乙巳,诏户部裁冗费,著为令。李宪等以用兵失利,为刘挚所劾,贬秩奉祠。辛亥,扬王颢、荆王頵并特授太尉。诏遇科举,令升朝官各举经明行修之士一人,俟登第日与升甲。罢谒禁之制。知诚州周士隆抚纳溪洞民一千三百余户,赐士隆银帛。癸丑,定六曹郎官员数。
五月丁巳朔,以资政殿大学士韩维为门下侍郎。罢诸路重禄,复熙宁前旧制。庚申,夏人来贺即位。壬戌,诏侍从、台官、监司各举县令一人。戊辰,命程颐同修立国子监条制。己巳,幸扬王、荆王第,官其子九人。癸酉,复左、右天厩坊。壬午,诏文彦博班宰相之上。
六月甲辰,置《春秋》博士。吕惠卿落职,分司南京、苏州居住。戊申,以富弼配享神宗庙庭。庚戌,太白昼见。甲寅,诏正风俗,修纪纲,勿理隐疵细故。复置通利军。程颐上疏论辅养君德。
秋七月丁巳,置检法官。辛酉,设十科举士法。刘恕同修《资治通鉴》,未沾恩而卒,诏官其子。乙丑,夏国主秉常卒。庚午,夏国遣使贺坤成节。
八月辛卯,诏常平依旧法,罢青苗钱。壬辰,封弟偲为祁国公。甲午,占城国遣使入贡。壬子,日傍有五色云。磁州谷异垄同穗。
九月丙辰朔,司马光薨。己未,朝献景灵宫。辛酉,大享明堂,以神宗配,赦天下。丁卯,试中书舍人苏轼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己卯,张璪罢。
冬十月丙戌,改衍圣公为奉圣公。庚寅,太白昼见。壬辰,夏人来告哀。庚子,遣使吊祭。十一月戊午,以尚书左丞吕大防为中书侍郎,御史中丞刘挚为尚书右丞。乙亥,于阗国遣使入贡。庚辰,蠲盐井官溪钱。
十二月庚寅,诏将来服除,依元丰三年故事,群臣勿上尊号。戊戌,华州郑县小敷谷山崩。戊申,诏以冬温无雪,决系囚。是岁,河北、楚、海诸州水。
二年春正月乙丑,封秉常子乾顺为夏国主。戊辰,诏举人程试,主司毋得于《老》、《庄》、《列子》书命题。辛巳,诏苏辙、刘分攵编次神宗御制。白虹贯日。
二月丁亥,遣左司谏朱光庭使河北,振民被灾者。诏施、黔、戎、泸等州保甲监司免岁阅。丁酉,加赐于阗国金带、锦袍、器币。己亥,命吏部选人改官,岁以百人为额。辛丑,诏陕西、河东行策应牵制法。是月,代州地震。
三月壬戌,太皇太后手诏,止就崇政殿受册。戊辰,诏中外侍从岁举郡守各一人。令御史台察民俗奢僭者。夏人遣使入谢。癸酉,奉安神御于景灵宫宣光殿。庚辰,诏内侍省供奉官以下百人为额。
夏四月丙戌,交阯入贡。丁亥,鬼章子结龌龊寇洮东。戊子,虑囚。己丑,诏太师文彦博十日一议事都堂。辛卯,诏:“冬夏旱,海内被灾者广,避殿减膳,责躬思过,以图消复。”丁酉,以四方牒诉上尚书者,或冤抑不得直,令御史分察之。己亥,太皇太后以旱权罢受册礼。癸卯,雨。乙丑,以徐州布衣陈师道为亳州司户参军。丁未,复制科。戊申,御殿复膳。李清臣罢。
五月癸丑,夏人围南川砦。丁卯,以刘挚为尚书左丞,兵部尚书王存为尚书右丞。壬申,于阗入贡。丁丑,诏御史官阙,御史中丞、翰林学士、两省谏议大夫以上杂举。
六月辛丑,以安焘知枢密院事。壬寅,有星如瓜出文昌。丙午,邈川首领结药来降,授三班奉职。
秋七月辛亥,诏户部修《会计录》。韩绛以司空致仕。夏人寇镇戎军。诏府界、三路教阅保甲。复课利场务亏额科罚。丙辰,罢诸州数外岁贡。戊午,以辽萧德崇等贺坤成节,曲宴垂拱殿,始用乐。庚申,进封李乾德为南平王。辛酉,改诚州为渠阳军。辛未,韩维罢。
八月辛巳,程颐罢经筵,权同管勾西京国子监。癸未,以西蕃寇洮、河,民被害者给钱粟,死者赐帛其家。诏复进纳人改官旧法。乙酉,命吕大防为西京安奉神宗御容礼仪使。庚寅,西南蕃遣人入贡。癸巳,以夏国政乱主幼,强臣乙逋等擅权逆命,诏诸路帅臣严兵备之。庚子,授西蕃首领心牟钦毡银州团练使,温溪心瓜州团练使。辛丑,泾原言夏人寇三川诸砦,官军败之。丁未,岷州行营将种谊复洮州,执蕃酋鬼章青宜结。
九月乙卯,发太皇太后册宝于大庆殿。丙辰,发皇太后、皇太妃册宝于文德殿。己未,夏人寇镇戎军。丁卯,禁私造金箔。
冬十月壬午,奉安神宗御容于会圣宫及应天院。癸未,日有五色云。戊子,恭谢景灵宫。辛卯,减西京囚罪一等,杖已下释之。己亥,西南龙、张蕃遣人入贡。庚子,论复洮州功,种谊等迁秩、赐银绢有差。
十一月丙辰,复置涟水军。庚申,献鬼章于崇政殿,以罪当死,听招其子及部属归以自赎。乙亥,大雪甚,民冻多死,诏加振恤,死无亲属者官瘗之。罢内殿承制试换文资格。丙子,决囚。十二月乙酉,赐诸军及贫民钱。丙戌,兴龙节,初上寿于紫宸殿。己丑,大寒,罢集英殿宴。壬辰,兀征声延部族老幼万人渡河南,遣使廪食之,仍谕声延勿失河北地。乙未,白虹贯日。壬寅,颁《元佑敕令式》。是冬,始闭汴口。
三年春正月己酉朔,不受朝。庚戌,复广惠仓。己未,朝献景灵宫。庚申,雪寒,发京西谷五十余万石,损其直以纾民。辛酉,诏广南西路朱崖军开示恩信,许生黎悔过自新。壬戌,罢上元游幸。壬申,阿里骨奉表诣阙谢罪,令边将无出兵,仍罢招纳。甲戌,决囚。
二月甲申,罢修金明池桥殿。乙酉,德音:减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工役权放一年,流民饥贫量与应副。丙戌,诏河东苦寒,量度存恤戍兵。癸巳,罢春宴。乙未,白虹贯日。辛丑,太白昼见。乙巳,广东兵马监童政坐擅杀无辜,伏诛。
三月丙辰,韩绛薨。丁巳,御集英殿策进士。戊午,策武举。己巳,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一千一百二十二人。乙亥,夏人寇德静砦,将官张诚等败之。
夏四月戊寅,令诸路郡邑具役法利害以闻。辛巳,以吕公著为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大防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范纯仁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壬午,以观文殿学士孙固为门下侍郎,刘挚为中书侍郎,王存为尚书左丞,御史中丞胡宗愈为尚书右丞,户部侍郎赵瞻签书枢密院事。癸巳,诏定职事官岁举升陟人数。丁酉,阿里骨来贡。庚子,诏天下郡城以地里置壮城兵额,禁勿他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