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婆的神话传说
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印度文献中。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有他的神话。湿婆为印度教主神之一,与毗湿奴、大梵天齐名。 据说他有极大的力量,曾在众神的帮助下用一枝箭毁灭了金、银、铁三个恶魔建造的都市,即三都的破坏,因此湿婆也有三魔城毁灭者之称。
传说,其妻雪山神女从后面用双手捂住湿婆双目,顿时,从湿婆额头出现第三只眼。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在宇宙周期性的毁灭之际,他会用这只眼睛杀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他也曾用这只眼将作恶多端的三座恶魔城和引诱他脱离苦行的爱神烧成灰烬。
另外,他还有一柄称作“比那卡”的三叉戟,是闪电的象征,标志着湿婆是风暴之神;有一口剑;一张称作“阿贾伽瓦”的弓和一根称作“卡特万伽”棍棒。此外,还有3条蛇缠在他身上,能飞快地冲向敌人:一条蛇缠在他束起的头发中,在他的头上扬起头兜;一条蛇缠在他的肩上或颈上;另一条蛇构成他的圣线。除了这些武器之外,湿婆的大部分状貌特征都强调此神凶暴的方面,他正是因此而广为人知。
相传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浮出一种能毁灭整个世界的毒药,他吞下这种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故有“青颈”之称。
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
他还是舞蹈之神,在欢乐和悲伤时喜欢跳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舞蹈象征着湿婆的荣耀和宇宙的永恒运动,运动是为了使宇宙不朽。但是在一个时代结束时,他通过跳坦达瓦之舞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合并到世界精神之中。舞蹈姿态的湿婆被称为Nataraja,是流传至今的古印度湿婆像中最多的一种
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他的形象被描绘成5头3眼4手,手中分执三股叉、水罐、神螺、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坐骑是一头大白牛。
湿婆有“吉祥”的意味,在梨俱吠陀经(Rig-Veda)中是暴风神洛杜罗(Rudra)的别称。一方面他是以豪雨、雷等破坏的神,另一面他是治疗疾病的治愈神。
湿婆的善行之一是分布了七条圣河。恒河环绕着喜马拉雅山中梅卢山上的梵天之城,从山上汹涌奔泻而下。为了缓冲激流使之不至于酿成灾祸,湿婆站在河水下面,河水蜿蜒流经他束起的头发之后分成了7股,这7股河水便成了印度的7条圣河。
与衣着华贵的其他诸神在一起时,湿婆的打扮显得格格不入。他的个性也高傲孤僻(特别是和性格温厚的毗湿奴相比)。湿婆与许多神争吵过,甚至破坏过众神的祭祀。其他许多神认为他是杀梵者,因为他砍下了梵天的一个头,事因他们争论谁是宇宙的创造者。最终湿婆被激怒,全身被愤怒包著,众神见到后都称其为“跋伊罗婆”(Bhirava意为恐怖的杀戮者)。由于这种罪行他被罚为流浪汉并以苦行赎罪;诸神还嘲笑他是个丑陋的无家可归的乞丐、肮脏、脾气暴躁且出没于墓地的家伙。但最后湿婆也像梵天和毗湿奴一样拥有自己的天国,它坐落在喜马拉雅山中的凯拉萨山上,那里是湿婆苦练的地方,恒河在那里从他的头上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