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农历二元初二,母亲刚好71周岁,身体还算可以,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始终有个习惯,每天打扫卫生的时候会擦拭一遍挂在屋里的穿衣镜,这面镜子是母亲现在仅存的嫁妆。
在我记事的时候,母亲就说过这只穿衣镜的来历,当时姥爷是从现在的老庆云用小推车推回家的,花了三十块钱,姥爷说这是人家刚进的货,是玻璃砖的,说母亲有福。当时的三十块钱可想而知,那个年代的人每天是在挣工分,一个工才一毛二分钱。母亲在家排行老大,小时候读书很好,为了温饱,只能辍学回家,来照顾比她更小的舅舅姨她们,姥爷感觉委屈了母亲,出嫁时才一狠心一跺脚买下了这只穿衣镜。
那年七岁的我应该上学了,上学的第一天母亲把我拉到穿衣镜前打扮好说:“孩子,你身上背的是书包,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名学生了,要听老师的话多学知识,课本里会让你懂得很多道理”。当时的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十八岁那年,由于母亲扭不过我,我辍学从商。出门前母亲语重心长的说:“孩子,在外切记要和气生财,对人一定要诚信”.我点了点头。难忘的是第一次出门经商,虽然没有赚到钱,但也得到了不少经验和经商知识。其实最难熬的是想家,想亲人,更想自己的母亲,回家进屋就扎进母亲的怀里抽搐起来,透过穿衣镜看到母亲也流下了两行眼泪。
一九九五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姥姥姥爷相继去世,在那段时间母亲说话很少,擦拭穿衣镜的时候有时会落泪,母亲是在想念自己的老人,是在回忆自己父母的一切,那两年母亲的两鬓多了几缕白发,那段时间不清楚母亲是怎样熬过来的。母亲养过六位老人,我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还有堂奶奶堂爷爷(他们无儿无女,只能是近门赡养),奶奶和母亲还养大了叔叔离婚后一个三个月大的妹妹,从小咀嚼喂大,到现在母亲口经常发干,唾液分泌很少。
那年村里评五好家庭,我们家理所当然的得到了一个红本本,母亲把证书插在了穿衣镜的右下角,很是耀眼,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那段时间母亲笑的合不拢嘴。
三十岁的时候,母亲又把我拉到穿衣镜前,“儿子,镜子里面你看到了什么”?我仔细的端详着自己说“母亲,我看到了一个微胖,眼角略带皱纹,眼睛略带刚毅但脸还有些顽皮的人”。母亲略微点了点头,“孩子,镜中的你只能看到自己的表面,却看不到自己的内心,人最难的一件事是看清楚自己,当自己真正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那样当娘的也放心了”。我看着满头白发皱纹对垒的母亲,眼睛红润起来,使劲的点了点头:“母亲,我明白了”。
人的一生相对来讲都是一面镜子,而母亲这面镜子是最伟大的,母亲既给我身命,也给了我慧命,母亲的真,善,孝,宽,勤,敬,诚,温,俭,谦,惠让我受益很深,母亲这面镜子始终会照耀我一生,在当今这个喧闹浮躁的世界里,这些财富比什么都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