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吧 关注:73,474贴子:243,053
  • 8回复贴,共1

敢问“安抚道使”是什么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1-20 13:25回复
    呵呵,谢兄见笑了。此官本人自封,纯属yy。唐朝时候,以“道”为地方最大行政区域。贞观朝时把天下分成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当然以后又有增置,比如析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又增设了都畿、京畿和黔中三道。道的行政人员比较多,比如有观察使、巡查使、采访使、黜陟使、安抚使、转运使、支度使等等等等。


    2楼2007-01-20 17:45
    回复
      2025-11-22 13:44: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原来如此^-^我还打错了= =


      3楼2007-01-23 21:40
      回复
        哈哈


        4楼2007-01-23 22:18
        回复
          按照这样的说 十道我是 属于:河东道了,就关羽故乡.山西.

          王勃老家和我在一个县城,呵呵.


          7楼2007-05-18 02:19
          回复
            我好象哪道都不是,一开始没听说我们这历史上有什么名人。后来看了发的卷子上文言文阅读的《辽史·马人望传》后推测大概其中所说“中京”应该就是我们这边吧,我们这历来有辽代旧都的说法


            8楼2007-05-19 11:44
            回复
              安抚使
              安抚使

                地方军事长官。隋代以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的兼职,杨素曾任此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乱或受灾的地区,以安定社会秩序,称安抚使。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始设西川、峡路安抚使,泾源等十五军州安抚经略使等。以后,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辄派安抚使“体量安抚”,事毕即罢。仅陕西、河东、河北及两广等路常置安抚使司,掌管一路民政,以知州兼任安抚使,但必须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曾任侍从官者兼任,官品低者只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或“管勾安抚司事”。南宋初期,各路均设安抚使司,唯广东、广西两路仍于“安抚”前加“经略”二字。一般以各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安抚使,如系二品以上,则称“安抚大使”。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有“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宁宗后,各路兵民之政分别由都统制司等分管,安抚使反成为闲职。辽代,北面边防官中设有西南面安抚使司、九水诸夷安抚使司,南面将官有东京安抚使司,各设使领之。金安抚司原名宣抚司,后改,其长为使,掌镇抚、边防及刑狱诸事。另设上京、东京路等路按察司并安抚司,设使领之,除专管猛安谋克事务外,其它职掌与安抚司基本相同。元初,部分地区曾临时设安抚司,后只设于云南、四川、湖广行省的民族地区。安抚司设有安抚使一员,另有达鲁花赤及属官若干。明清两代沿袭元制,于少数民族地区设安抚使司,安抚使为世袭的武职土官。 

                宋富弼《范文正公墓志铭》:“延州大将战没,关中警严,于是还公旧职,移知永兴军,道授陕西都转运使......改充经略安抚副使,仍迁龙图阁直学士。”《宋史.张浚传》:“未几,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大使。”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官职、历史

               
              贡献者:
              西伯利亚的狼、戴面具的怪杰、 鬼画符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卢俊义、贾似道、李好义、吴挺、吴拱、杨政、郭浩、王坚、吴曦、安丙


              9楼2007-05-19 20:26
              回复
                民政局局


                10楼2007-05-28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