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做煮吧 关注:120贴子:14,444

回复:离理性太近,离灵魂太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看来,当初去读数学,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然而,大概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选择。所谓“理性”,不外乎是指收益最大,但收益和快乐之间,却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快乐源自灵魂,源自人之本性。而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内心的虚荣,把梦想丢在一边,转而去追寻那些能带给我们短暂满足感的幻象。“我只是长大了,理智了,不再像小孩那样,整天做白日梦了。”我们一面这样自我欺骗,一面加速向痛苦的深渊沉沦。


16楼2012-06-08 19:25
回复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去美国名校读博,不是出于对学术的热情,而是为了旁人歆羡的目光;他们选择职业是不是看自己的兴趣,而是看随之而来的收入和名望。他们成绩优异履历光鲜谈吐得体笑容自信,然而当我望向他们的眼睛,却甚少能在其中看到灵魂的影子。我时常想,这样的人真的幸福吗?一个整日忙于营造围绕身遭的光环,却甚少回头审视自己内心的人,他是否已经忘记了快乐的滋味?


    17楼2012-06-08 19:25
    回复
      2025-09-03 08:40: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可悲的是,这些人被今天的社会奉为成功的圭臬,他们是环绕在我们耳边的“人家孩子”,是同侪之间攀比的标杆,是流传在师弟师妹之中的传奇。我们不在乎他们给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也不在乎他们光鲜的外表之下是否污秽不堪,我们只是一边紧张地喘着粗气,一边向台上颔首微笑的青年导师发问:“我想像你一样,该怎么做才好?”


      18楼2012-06-08 19:25
      回复
        功利主义的毒药,已经把太多年轻的灵魂侵蚀得不成人形。凭作弊和小聪明通过考试的人得到追捧,把读书当作乐趣的人则被目为怪胎;靠弄虚作假求得名利的人被称为成功者,不计报酬献身公益的人却被斥作神经病。


        19楼2012-06-08 19:26
        回复
          我们自以为靠理性之舵牢牢把握着航向,却不知自己正疾驶进疯狂的漩涡;我们精心设计了金光闪闪的人生通途,却未发现灵魂已经无处安放。
          每当我目睹这个国家最优秀的青年涌向体制内和金融界,每当我听说有留学生为了进华尔街不惜欺骗导师,我都忍不住学金斯堡发一声感叹:
          “我看到,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理性’。”
          一群没有灵魂的精英,将如何承袭这个民族的道统,将如何点亮这个时代的精神?我不知道答案。


          20楼2012-06-08 19:27
          回复
            为什么不能复制?


            21楼2012-06-08 19:27
            回复
              人是理性的生物,因而每个人都应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且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何必要金融监管?何必要食品安全法?何必要公立医院?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会自动筛选出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扩展秩序”。政府干预,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毫无必要,自由市场会挥动“看不见的手”,让整个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


              23楼2012-06-08 19:28
              回复
                然而,随着对经济学了解的加深,**益清楚地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那么完美。自由市场摆脱不了囚徒困境的诅咒,也解决不了世代交替中的动态无效率。面对信心的崩溃和传统的限制,市场更是无能为力。


                24楼2012-06-08 19:29
                回复
                  2025-09-03 08:34: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并不总如理论假设中那般,是谋求私利的理性个体。我们会为了已经丢掉的门票失落良久,会为了素不相识的同胞奋不顾身,我们前一天还立志减肥今天又会胡吃海喝,我们对小概率事件从来没有正确的理解。


                  25楼2012-06-08 19:29
                  回复
                    “理性的生物”,这一形容有时候近乎嘲讽。毕竟理性只是思维之海上露出的冰山一角,暗流之下不可捉摸的潜意识才是生活的真正主宰。就像社群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我们都被镶嵌于成长背景之中,都只是历史和文化的奴隶。


                    26楼2012-06-08 19:29
                    回复
                      对于人类来说,经济效益并非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东西。我们是背负着灵魂的存在,我们不仅渴望富足,更渴望爱、正义和安全感,而这些都无法简单地用效用函数来加以衡量。自由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然而自由的程度,却要由理性力量的大小来决定。


                      27楼2012-06-08 19:30
                      回复
                        在要求毒品合法交易的自由之前,我们最好先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能够抵御毒品的诱惑;在反对金融监管的时候,也最好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投资方面足够精明,从而绝不会被推销员的花言巧语轻易蛊惑。自由从来不是没有代价的,若把人类想象得过于理智和完美,则自由也会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8楼2012-06-08 19:30
                        回复
                          这一年来,在网络上和现实中,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举起了自由至上主义的大旗。他们鼓吹小国寡民,反对各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对凯恩斯主义嗤之以鼻。我于经济学只是初窥门径,对政治哲学更所知甚少,因而无力对他们的主张一一作出评判。我只想在此表达我的一点隐忧——毕竟,任何东西推到了极致,多多少少都会带来一些问题,我想自由亦然。


                          29楼2012-06-08 19:30
                          回复
                            我们不应该忘记哈耶克在晚年对我们的提醒:要时刻警惕“致命的自负”。对于理性和自由的过度信任,或许,也只是一种“知识的僭妄”?任何社会科学,归根到底都是研究人的学问,若离理性太近,离灵魂太远,则理论大概容易做的精致,但现实意义恐怕要大大地打个折扣吧。


                            30楼2012-06-08 19:31
                            回复
                              2025-09-03 08:28: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理性和灵魂如同一对双生儿,二者的纠缠与争斗,贯穿了人类的整部历史。在昆德拉笔下,它们被称为重和轻;而在尼采那里,则被叫做日神和酒神。理性的缺席通向迷信和疯癫,而灵魂的失落则导致冷漠和虚无。


                              31楼2012-06-08 1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