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吧 关注:23,319贴子:888,073

彝族应该最早生活的地区是大凉山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该是从大凉山向小凉山和云贵扩张的吧?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6-02 15:52回复
    管它起源哪里哦,反正大家都吃洋芋、苦荞、酸菜,都种田养羊养牛,都黑都直率都尚武!不是一家人鬼都不信!!!!!还有古老的文字,相互佐证!!!!!多元本土,文化相同。近代来画地为牢,分而治之,久不来往,有些差异而已!!!!!!


    2楼2012-06-02 16:03
    收起回复
      2025-08-10 19:02: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是说祖地为云南昭通的么?


      IP属地:四川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06-02 16:04
      回复
        那是因为好多家族的指路经都指向此地而已。


        4楼2012-06-02 16:07
        回复
          怎么可能是昭通?如果真是这样今天彝族就不会是这个局面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6-02 16:17
          回复
            是从云南迁向四川的


            6楼2012-06-02 16:17
            收起回复
              六诏(即蒙舍、蒙嶲、浪穹、邓赕、施浪及越析)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早生 活在今云南大理的巍山 洱海周围及哀牢山、 无量山北部地区.


              7楼2012-06-02 16:18
              收起回复
                布、默二部落向滇东、黔西北的迁移和发展
                首先,叙述布部。布的始祖穆克克,传来七代到阿德布,“德布”的名称就是从阿德布这一代开始的,而“布”是“德布”的简称。这一部原居于云南中部的鲁甸(lu nde)24,很早就移到滇东部的古苦阿格(今宣威)居住了。穆克克之孙仲鲁穆征服了濮人,在濮的地面上掌了权。传到阿德布之世,在黔西占领了妥濮额地方,以宜塔类耿山为界。那时黔西北耿克贾补的濮人原有很多的土地。但因为他们“只贪富贵,不修武备”,所以就被势力强大的彝人征服了。后来默部的后裔也发展到濮地,布与默的子孙都向濮人进攻,于是濮人的十五座大山皆被彝人占领了。德布部开始发展的情况就是如此。
                德布部的势力,除了一部分在古苦阿格(宣威)之外,又以古苦阿格为中心,南路发展至图罗旦洛(沾益),东南路发展到录录阿格(普安),北路发展到纪俄格(威宁),在历史上形成若干著名的奴隶主土司集团,但也有一部分作了水西土司的土目和部民。
                沾益图罗旦洛的巨义阿太土司在《明史》中见于记载,以其势力微弱,在此可不叙述。《西南彝志》卷七《阿德布的叙述》说阿德布一部曾经占领过播勒二城。播勒指旧日的安顺府治,即今日的普定。占领的经过《西南彝志》叙述不详。光绪年间修的《安顺府志》在《普里本末》里记载着一段故事,说三国时穆齐齐之后名济火,奉蜀主之命征服普里的韚僚。韚僚既平,后主便把普里赐给济火。后来济火又把这块土地让给哥哥的儿子克柏墨,于是克柏墨就从古苦阿格来把普里占据了25.彝语称普里为播勒(be le),亦称“播勒大革”26。唐代曾在这里置普宁州,封普里部长为普里郡王。普里部和罗甸部是构成唐代所谓“卢鹿部”的主要部分27.到元代即为普定,置普定万户,明代改设安顺府。
                德布部发展到威宁一带,形成后世所说的“乌撒部”。元、明两代的史志对乌撒的源流虽有记载,但很多模糊不清28.原来穆克克传十二代到德阿谋,有二子:一子谋阿额仍住古苦阿格;又一子谋默哲率领奴隶军东征西战。那时古苦阿格以北的土地被濮人占领着,谋默哲向北打下了纪古迷古和必额茹显,就搬到那里住了。贵州西北草海以东的地区有鲁望城。因为汉官在这里设置过宝州,彝语讹“宝”为“巴”,称州为“甸”。所以讹称之为“巴甸”。谋默哲之子名默哲乌撒,驱逐当地原有濮人首领,就把巴甸占据了。经过六代,他的后代姆雅琪又占据了盐仓,土地更为扩大。姆雅琪之子为琪雅勒,《元史.地理志》把此名翻译成“哲怒”,拓地自强,把附近的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闷畔部以及西北的芒部和阿者部都征服了。为了纪念他的祖先“默哲乌撒”,所以称为乌撒部 。当时已是宋代的末年,蒙古兵南下,屡招不降。直至公元1274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始附元,元即于其地置乌撒乌蒙宣慰司。这可以说是德布家的极盛时期了。但是上述各部的临时合并,是依靠乌撒部奴隶主的武力征服赢得的,所以后来乌撒部的武力一弛,所属各部就跟着瓦解了。
                


                8楼2012-06-02 16:23
                回复
                  2025-08-10 18:5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次,叙述默部的迁移和发展。
                  默部亦称德施部,称“默”的原由,是因为此族始祖穆齐齐的十代后裔名“烈阿默”,以后便简称曰“默部”。烈阿默传默阿德,默阿德传德阿施“德施”之名显然是从“德阿施”而来的。


                  9楼2012-06-02 16:25
                  回复
                    德施的祖先,据《西南彝志》卷九《德施氏的溯源》说:原来居住在楚吐即云南的北部,后来在滇北和黔西各地到处迁移,所以彝兵很骄傲地说:“日月所照之处,尽是德施氏的彝人所属”。滇东北一带,在彝族迁到以前已经有濮人、仡佬、汉人等居住。


                    10楼2012-06-02 16:26
                    回复
                      当德施布人尚未定居之时,《六祖的起源》中说,他们有的变成濮人,有的变成白人,有的变成“赌主濮”人,有的到扒瓦(今水城)与汉人同化了。从穆齐齐传十一世到默阿德,在妥德邵唯树林中以杉枝为棚,在那里住下。默阿德之妻妥雅尼套怀孕时,曾吃了一条活的牛,生下德阿施,力大无比,发音亦宏壮如牛。长大以后,经常率领人马掠夺别家的土地,不止是外族的土地,就是六祖后裔的土地,他也掠夺。掠夺土地之后,就派人在那里勒收租税。有时还掠夺别家的人口、牲畜和财物,以供自己挥霍。所以远近部落都怕他,服从他的指挥。糯、恒二部原住谷的北方,布、默二部原处山峦重叠之地。这四大部本已选好各自的酋长,各保疆域,经营生活了
                      


                      11楼2012-06-02 16:26
                      回复
                        从凉山迁到云南要靠谱一些,如果彝族是云南本土民族怎么几千年发展进度和几百年一样?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6-02 16:26
                        回复
                          勿阿纳从东川分出,最初居住在洛纳俄呷,简称“洛里”,在七星河上游,今镇雄县境内。他在那里征服了一些土著,势力壮大,就率领部众沿六冲河东进,直至六冲河河三岔河合流的南岸鸭池河一带。不久又东行到了更糯。更糯亦名黑羊箐,就是现在的贵阳。后来从更糯往西南的租义歹(今大河岩上葛家定远土府),勿阿纳曾久住于此。就在勿阿纳统治租义歹之时,他的仲兄勿阿娄分扎于慕俄热的郎山,是为郎岱的陇氏之祖;他的叔兄勿阿乃分扎于阿洼惹,在今贵州安顺,是为普安的陇氏之祖。勿阿纳又使其少子纳必松分居于扒瓦,今水城县地。考其时代,约在南北朝的齐、梁之际,正是虁氏占据云南的宁州之时,彝族勿阿纳的昆弟子孙在今贵州安顺地区以至竹子岭一带,势力浩大,形成所谓“卢鹿部”的主要部分。
                          勿阿纳传了五代到勺雅妥。勺雅妥把一个儿子妥芒部分住在赫默仲显,即今云南镇雄县,是为芒部之祖;又把一个儿子妥阿哲分住在慕俄格,今大方县,是为阿哲之祖。阿哲家的势力是在贵州北部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以西,所以阿哲家亦称为水西。从这时起,整个贵州的一半,都成为勿阿纳子孙统治的领域了,后来唐代的滇王,普露静王,罗甸王,元代的普定万户,罗氏鬼主,亦奚不薛部,八番罗甸宣慰司,明代的贵州宣慰司和水西宣慰司,都是建立在这一历史的基础上的。
                          从勿阿纳到妥阿哲之世,贵州彝族的势力怎样形成的?如果了解这一个问题,对于贵州彝族古代社会的性质便可知其大概。
                          勿阿纳从镇雄进入威宁一带时,一路上征服了许多部落,掠夺了许多兵马,跟着就椎牛祭祖,整顿内部,把部落的各项管理事务,分给专人负责;管理盔甲的有郭雅额,管理武器的有勒其努,管理马匹的有巴舍堵,管理奴婢的有郅俄朱,管理宴会的有俄努洪,主管祖宗祭祀的有纳阿宗。纳阿宗同时又是罢第城池之主。罢第在现在的威宁县。此外,其他事务的管理人则有的是黑彝,有的是从奴隶阶级中提拔出来的白彝。此后罢第的八姓黒彝,首先开辟了杓密,继后发展到洪鲁额所和著不洪贞等地。此二地都在威宁以东。此后在罢第必卧征服了武家,在洪史达卧征服了孟迭理和孟迭勒两家,没收了他们的牛羊和两个仓库。按当时的制度,遇盟主祭奠祖宗之时,盟主的家门和亲戚,还有被征服的弱小部落,都须携带牛羊,从远道来助祭。德施部的十二宗亲不必说了,而臣属的各家也按收租税的多少,牵着牛羊前来了。此外还有住在可洛城的“果族”也来椎牛致祭。他们致祭之时,各家都依照着大小的次序而罗列其祭牛于祭坛。以后勿阿纳派子孙把“果族”的可洛城占据了,“果族”成为彝族统治下的百姓和奴隶。
                          勿阿纳传到其子纳阿宗时,一支迁居于克坝(贵州何地待考),传说此人始兴奴隶的制度。这种说法,似嫌过迟,在彝族进入贵州以前,也和古侯、曲涅子孙进入凉山以前一样,彝族在云南地区早已进入奴隶社会了。
                          当勿阿纳子孙在贵州境内发展了几代以后,彝族奴隶主的政权越来越巩固了。《西南彝志》卷十《阿哲祖代之兴起》一章中说:“勿阿纳初到贵州时威风如天一样的高,经过几代以后,根基发展得如地一样的厚。他的兴盛如洪鲁山上的松柏,根深蒂固,又如江河的水流,永远不涸”。这是后世为奴隶主服务的巫师歌颂勿阿纳子孙的诗。而事实上,初到贵州的若干代,彝族的奴隶制的确是在发展着。彝书记载;当时奴隶主的“家族与家族接近,城池与城池相连”。“征收租税的地盘日广,管理政治的是一群巍巍然的黑彝”。盟主下面的土目和则溪,绝大部分是由黑彝来充当的。有功的黑彝都可以建立城池,称霸一方。例如住在疏类比卜的恒、默、德三家,攻灭了耿克、阿佐两个部落以后,就在疏类地方住下,建立祖庙,搜刮当地人民的钱财。这还不算,他们“又到咢府白穆地方霸占了卜勒阿只的马匹,又到葛察阿猛霸占了宗益阿俄的土地和耕牛,由到阿可地方霸占了果族的猪,再到比纪谷姆霸占了巨益阿勒的羊群”。一切奴隶主的起家都是这样的。
                          由于时间仓促 武、乍、糯(古侯)、恒(曲涅)支系的迁移将在后面陆续发出
                          


                          14楼2012-06-02 16:27
                          回复
                            你说是云南向凉山迁徙,举的证据又是向云南扩张!你到底想说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6-02 16:31
                            回复
                              2025-08-10 18:5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上这位少发点!整个帖子都被你一人占完了!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6-02 16: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