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阿纳从东川分出,最初居住在洛纳俄呷,简称“洛里”,在七星河上游,今镇雄县境内。他在那里征服了一些土著,势力壮大,就率领部众沿六冲河东进,直至六冲河河三岔河合流的南岸鸭池河一带。不久又东行到了更糯。更糯亦名黑羊箐,就是现在的贵阳。后来从更糯往西南的租义歹(今大河岩上葛家定远土府),勿阿纳曾久住于此。就在勿阿纳统治租义歹之时,他的仲兄勿阿娄分扎于慕俄热的郎山,是为郎岱的陇氏之祖;他的叔兄勿阿乃分扎于阿洼惹,在今贵州安顺,是为普安的陇氏之祖。勿阿纳又使其少子纳必松分居于扒瓦,今水城县地。考其时代,约在南北朝的齐、梁之际,正是虁氏占据云南的宁州之时,彝族勿阿纳的昆弟子孙在今贵州安顺地区以至竹子岭一带,势力浩大,形成所谓“卢鹿部”的主要部分。
勿阿纳传了五代到勺雅妥。勺雅妥把一个儿子妥芒部分住在赫默仲显,即今云南镇雄县,是为芒部之祖;又把一个儿子妥阿哲分住在慕俄格,今大方县,是为阿哲之祖。阿哲家的势力是在贵州北部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以西,所以阿哲家亦称为水西。从这时起,整个贵州的一半,都成为勿阿纳子孙统治的领域了,后来唐代的滇王,普露静王,罗甸王,元代的普定万户,罗氏鬼主,亦奚不薛部,八番罗甸宣慰司,明代的贵州宣慰司和水西宣慰司,都是建立在这一历史的基础上的。
从勿阿纳到妥阿哲之世,贵州彝族的势力怎样形成的?如果了解这一个问题,对于贵州彝族古代社会的性质便可知其大概。
勿阿纳从镇雄进入威宁一带时,一路上征服了许多部落,掠夺了许多兵马,跟着就椎牛祭祖,整顿内部,把部落的各项管理事务,分给专人负责;管理盔甲的有郭雅额,管理武器的有勒其努,管理马匹的有巴舍堵,管理奴婢的有郅俄朱,管理宴会的有俄努洪,主管祖宗祭祀的有纳阿宗。纳阿宗同时又是罢第城池之主。罢第在现在的威宁县。此外,其他事务的管理人则有的是黑彝,有的是从奴隶阶级中提拔出来的白彝。此后罢第的八姓黒彝,首先开辟了杓密,继后发展到洪鲁额所和著不洪贞等地。此二地都在威宁以东。此后在罢第必卧征服了武家,在洪史达卧征服了孟迭理和孟迭勒两家,没收了他们的牛羊和两个仓库。按当时的制度,遇盟主祭奠祖宗之时,盟主的家门和亲戚,还有被征服的弱小部落,都须携带牛羊,从远道来助祭。德施部的十二宗亲不必说了,而臣属的各家也按收租税的多少,牵着牛羊前来了。此外还有住在可洛城的“果族”也来椎牛致祭。他们致祭之时,各家都依照着大小的次序而罗列其祭牛于祭坛。以后勿阿纳派子孙把“果族”的可洛城占据了,“果族”成为彝族统治下的百姓和奴隶。
勿阿纳传到其子纳阿宗时,一支迁居于克坝(贵州何地待考),传说此人始兴奴隶的制度。这种说法,似嫌过迟,在彝族进入贵州以前,也和古侯、曲涅子孙进入凉山以前一样,彝族在云南地区早已进入奴隶社会了。
当勿阿纳子孙在贵州境内发展了几代以后,彝族奴隶主的政权越来越巩固了。《西南彝志》卷十《阿哲祖代之兴起》一章中说:“勿阿纳初到贵州时威风如天一样的高,经过几代以后,根基发展得如地一样的厚。他的兴盛如洪鲁山上的松柏,根深蒂固,又如江河的水流,永远不涸”。这是后世为奴隶主服务的巫师歌颂勿阿纳子孙的诗。而事实上,初到贵州的若干代,彝族的奴隶制的确是在发展着。彝书记载;当时奴隶主的“家族与家族接近,城池与城池相连”。“征收租税的地盘日广,管理政治的是一群巍巍然的黑彝”。盟主下面的土目和则溪,绝大部分是由黑彝来充当的。有功的黑彝都可以建立城池,称霸一方。例如住在疏类比卜的恒、默、德三家,攻灭了耿克、阿佐两个部落以后,就在疏类地方住下,建立祖庙,搜刮当地人民的钱财。这还不算,他们“又到咢府白穆地方霸占了卜勒阿只的马匹,又到葛察阿猛霸占了宗益阿俄的土地和耕牛,由到阿可地方霸占了果族的猪,再到比纪谷姆霸占了巨益阿勒的羊群”。一切奴隶主的起家都是这样的。
由于时间仓促 武、乍、糯(古侯)、恒(曲涅)支系的迁移将在后面陆续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