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毛泽东是如何分析中国革命的动力、对象和前途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中国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前途: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详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必须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和大众的文化。
8、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来看,五四运动是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无产阶级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封建主义。
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经涌现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此,中国革命脱离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9、为什么说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农民是几千年来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主要是对农民的压迫,因而在农民中蕴含着极大的革命性。中国的许多基本理论和实践都与农民问题有关,因而解决农民问题是解决一切中国革命问题的主要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离开农民则一事无成。
3).中国民主革命的的道路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场战争中,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对今天有何启示?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的解决是在实践中逐步深化。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后在1929年4月毛泽东颁布了《兴国土地法》,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会议中更正了以上缺陷。经过实践,1931年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办法,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有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抗战时期,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初期,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中共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同年12月,毛泽东强调土改中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定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启示看参考书)
11、党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毛泽东把这三个问题概括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战斗堡垒。
12、为什么要进行武装斗争及其武装斗争的长期性?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中国革命不可能经过合法斗争而胜利,只有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2).中国的特殊国情还决定我们的武装斗争是长期的。第一,革命力量还很弱小,敌我的力量悬殊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我们需要积蓄力量。二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革命发展不平衡,夺取胜利要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各种矛盾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