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营养丰富。人体需要的蛋白,豆腐(包括豆浆、豆腐脑)里很多。一两大豆的蛋白等于三两瘦肉,等于三个鸡蛋,等于五两大米。每天只需要半斤豆腐,蛋白质就足够了,比吃肉还好。吃肉致使人的体液变酸,有病,豆腐就不会这样 豆腐里还含有钾、钙、镁,其中钙的含量比牛奶还多。牛奶里没有抗癌物质,豆腐里有五种抗癌物质,其中特别是饴黄酮,专门预防、治疗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肥胖者和心脏病人经常吃豆腐,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中医学认为,经常吃豆腐,有益中和气,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消渴解酒等功效,还可以防治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所以,豆腐不但是好食品,而且有药用价值。
豆腐鲜美可口,经济实惠,老少皆宜,尤其适合老年人。吃法也随意简便,最简单的,拿一块嫩豆腐,加点精盐、味精,加点葱末、姜末一拌,就成美味佳肴了。它可煮、可炒、可炖、可煎,可单做,可和其它蔬菜、鱼肉合做,可以做成许多名菜,如麻辣豆腐、千张、五香豆腐干等等,据说可做出100多道佳肴来。所以,一千多年前,豆腐就被誉之为素羊肉。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
如今,中国豆腐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还掀起了“豆腐热”。美国烹饪学院院长梅茨曾强调:“中国豆腐将比让人腻味的汉堡面包流行得更为广泛。”美国《经济展望》杂志公然宣告:“未来十年,最成功而又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汽车、电视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豆腐。”豆腐,的确已成为世界性的佳肴了。
希望大家多吃豆腐。
豆腐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之一。据记载,豆腐是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其工艺经历代劳动人民不断改进完善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豆腐的制作及烹调方法随中国移民而传到海外。外国人开始仅把豆腐当一道中国菜,后来才发现豆腐不仅是美味佳肴,还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这是因为新的评价方法表明,豆腐中不但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在质量上可与优质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相媲美。大豆蛋白可以完全满足人体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大豆蛋白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的效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每天只要至少摄取25克以上大豆蛋白(相当半块豆腐),就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心血管病。
豆腐、豆浆的主要营养不亚于牛奶,豆腐的蛋白质和钙的浓度甚至高于牛奶,而含铁量是牛奶的10~20倍以上。特别是豆腐中的钙和铁,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加上大豆蛋白的降低钙排泄作用,因此,大豆食品是具有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比起牛奶价格却便宜得多。另外,与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浆等豆制品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因此,不少营养学家称豆制品为物美价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近年科学家还发现,大豆蛋白经酶水解后能产生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及提高免疫力作用的多肽,大豆多肽具有降低血糖、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的功能。中国传统的大豆发酵食品,如豆豉、腐乳等就含有活性?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相信,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展望》杂志竟然宣称;“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
错,中国的豆腐——不论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宗教,人人皆可享用。这白白嫩嫩、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价廉物美的豆腐,也引出了一个“豆腐文化”。
豆腐文化中头一个问题就是豆腐的发源地。中国是确信无疑的豆腐之乡,它的老家就在安徽淮南一带。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在《素食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诗末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
豆腐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质比较高的,还含有动物性事物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因此,常吃豆腐可以保护肝脏,促进机体代谢,增加免疫力并且有解毒作用。